国产一级在线_欧美一日本频道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精品视频9_欧美性生交大片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動態 » 正文

從LED發展軌跡來分析LED市場發展趨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10-28 來源:中關村在線瀏覽次數:16

在我國《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中,LED路燈等半導體照明產品被明確列入“重點領域及優先主題”,我國科技部還啟動“十城萬盞”半導體照明工程,三年計劃安裝達百萬盞led路燈,而廣東“千里十萬”led路燈示范工程加快前進,《廣東省LED路燈地方標準》也相繼出臺,led路燈建設獲得政府等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led照明正大踏步向我們走來。

照明產品更新換代

新光源照明產品正在創新技術的驅動下不斷實現更新換代,由白熾燈到節能燈、鹵素燈到led燈,照明產品在實現節能升級的同時,在舒適度上也得到更好的提升,照明效果也更加的多樣化。

通用照明市場是一個市場容量和智能手機相當的大市場,而且處于快速增長過程中。通用照明市場結構中,節能燈和白熾燈占比差不多,都在40%多的水平,但白熾燈趨勢向下,隨著全球各國家禁止銷售白熾燈的政策進一步執行,節能燈、led照明的占比會越來越大。

led照明在所有已經安裝好的照明產品中占比2%-3%。但是根據2012年的全球數據,新賣出去的產品里面led照明已經占到了15%,作為生產大國,中國的出口比例還要高一些。

相對于歐美市場而言,新興市場的小品類和高附加值產品表現突出。《中國led照明出口季報》表明,歐、美、日占據市場的照明產品品類結構相當集中,都是球泡燈、射燈、管燈、筒燈、燈條和室內裝飾燈占據絕對主流,這幾類照明產品在各市場的比重均超過50%。這些照明產品由于需求大、市場開放、廠家繁多、競爭激烈,價格接近透明,使得我國企業在與外國采購商談判時價格基本被壓至零點,利潤率微薄。

相較于歐美市場,新興市場國家的本地LED產業通常不太成熟,為我國企業直接投資和出口提供了條件。

從產業鏈來看,我國下游的絕大多數照明企業多為歐、美、日代工廠,出口形式通常為貼牌,在國際市場上很難樹立自身的自主品牌。而切入國際大廠供應鏈的廠家大部分是陽光、立達信、上海強凌、深圳珈偉等幾家大企業,絕大部分中小企業都是接的小單、散單(金額不超過3萬美元),出口無牌或白牌產品。據CSAresearch初步統計,我國對美出口80%以上的訂單金額均低于3萬美元,而對歐盟90%的訂單金額均低于3萬美元。

同時,即使切入國際大牌供應鏈,中國企業面臨的機遇也不多。如果將我國led照明產品出口生態比作食物鏈的話,國內三資企業雖然不是食物鏈頂端,但也是“食肉動物”,他們占據著我國對歐、美、日出口的絕大部分利潤。

經統計分析,2014年上半年,我國對美出口企業中三資企業為4308家,出口額占比50%;對歐盟出口中的11.5%的三資企業,出口額占到21.3%的份額;而日本市場,松下、恩都、東芝、小泉照明、羅姆電子等幾家日本企業在中國的子公司占到2014年上半年我國對日出口額的62%。如果加上三星和強凌,則占到7成左右,日本市場對于國內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而言連“喝湯”的機會都很少。

海內外市場分析

相對市場的正在普及,海外的市場現階段更為廣闊。

led滲透率在全球市場范圍內正在快速提升。根據全球市場研究機構估計,2014年led照明市場產值為353億美元,較2013年成長47.8%,2014年led照明滲透率也將提升至32.7%,其中應用最為廣泛的球泡燈及燈管滲透率分別達20%與15%。

2012年,led照明的滲透率還不足3%,而2013年,滲透率提升至6%,產業已經經過導入期進入高速增長期;另一方面,海外市場也給了中國企業機會。海關總署預估2013年四季度led照明產品的出口增速同比在80%以上。2014年全球商用、民用照明市場的規模將首次突破千億,2015年有望達到1600億元人民幣,未來兩年的復合增速在60%左右。

在led照明市場中,由于價格較高等原因,民用市場的滲透率一直較低。隨著led照明技術的提升和價格的不斷下降,各國政府陸續發布禁用白熾燈等利好政策,備受矚目的民用市場開始真正打開大門迎接led時代的到來。據外資瑞銀證券指出,2014年全球led照明需求將大增6成,其中以家用照明成長最大,明年將可大增9成,遠高于商用的37%及工業用的57%。預估將帶動明年led芯片需求成長25%。

加上led大力開發新興市場,不僅包含以俄羅斯、印度、巴西為代表的金磚國家市場,以馬來西亞、印度尼西、新加坡為代表的東南市場,還包含阿聯酋、以色列、沙特阿拉伯、土耳其這片鏈接亞歐的中東地區,甚至在以墨西哥、智利為代表的拉丁美洲,以尼日利亞、索馬里為代表的非洲和以拉脫維亞、立陶宛等為代表的東歐都有我國led照明企業的蹤影。

以路燈、隧道燈、防爆燈為代表的高附加值燈具在新興市場國家卻增速飛快。俄羅斯、阿聯酋是僅次于美、日、英的重要平面燈市場。筒燈最大市場是澳大利亞,俄羅斯也是我國最大的防爆燈市場和前三的投光燈市場,而路燈和隧道燈上半年增長最快的區域是拉丁美洲,智利成為上半年最大的道路照明產品出口地。此外,馬來西亞是第二大的水族燈市場。

2014年6月底,行業機構數據顯示,路燈均價約250美元/只,平均單位功率價格超過5美元/w,其附加值明顯較高,利潤肯定也較豐厚,同時抗跌價能力大大強于前面的燈具種類。

但由于這些高附加值產品對品質、品牌、設計和性能等要求較高,因此想要在新興市場打開局面,國內廠家需要提升產品質量和加強設計。

從占比來看,傳統的歐、美、日三大市場盡管仍保持100%左右的增長率,但其在全球市場的份額卻在持續下降。2014年三大主流市場的出口占全球市場的份額約為49%,較2013年底的54%下降了5個百分點。而此前2011年三大市場的比重達到65%。實際上,歐盟和美國仍然保持較高增長,但日本市場的重要性卻一直下降,近兩年的增長接近停滯(2014年前6個月整體增速僅為18%),從2011年第一大市場國地位被美國超越后,2014年被俄羅斯所超越,下降至第三。

另一方面,以金磚國家、東盟、中東地區為代表的新興市場的占比卻從2013年的18%提升至2014年上半年的22%。而在2011年金磚國家的市場份額僅為4.77%,2014年已經升至9%。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俄羅斯市場,作為全球面積最大的國家,俄羅斯蘊含著巨大的市場潛力。在出口額保持連續9個月高達600%的增速后,2014年第二季度,俄羅斯以黑馬之姿一舉超過日本躍升為我國led照明產品的第二大出口市場。

而且新興市場國家貿易壁壘較傳統歐、美、日市場要低。經濟危機后,傳統西方國家積極鼓勵制造業回流,采取各項措施積極扶持和發展本地的led產業,從政策層面進行制度設計,從國家至地方各個層面,采用各種形式的政策對生產、流通、消費、后續服務等多方面進行補貼和鼓勵,使得國外企業想要進入本地產業鏈條和當地市場制造了壁壘。

如美國“固態照明商業化支持計劃”(含“能源之星”計劃、caliper項目、gateway示范評估、“明日照明”設計競賽、商用產品檢驗計劃)、歐盟的“照亮未來--加快新型照明技術利用”綠皮書、日本的eco-point制度和“領跑者”計劃等,都對當地企業、產品和消費者進行了或明或暗的補貼。

同時,歐、美、日等國也通過技術能效等級要求、強制認證、專利保護壁壘等方式提高了我國led企業進入這些市場的門檻,如美國的ul認證、ansi標準和fcc標準。而歐盟去年9月提出的新能效標準等,直接影響了隨后兩個季度我國對歐出口金額,增速由2013年四季度的133%下挫至2014年二季度的77%。

而與之相應的新興市場方面,由于本身led產業不成熟,產品生產成本高,但需求增長快,供給無法滿足當地需求,因此其對外國相關產品、企業和產業的進入采取開放歡迎的態度。俄羅斯在降低關稅接納進口產品的同時,也積極吸引國外led照明企業的直接投資,完善投資環境,在稅收、法律、市場、服務等多方面釋放出良好的政策信號。而泰國政府針對中國led產品采用零關稅;印度政府則直接對led芯片廠進行補貼并提供優惠的市場準入政策。

從LED歷史發展軌跡看LED滲透率趨勢

與前幾年導入期相比,2011年led照明增速有所放緩,主要原因是2011年led價格發生了雪崩式的下降,目前的價格只有11年初的30%。整體出貨量有翻番增長,但產值增長40-50%左右。

2012年led整體市場規模同比增長26%,但led通用照明增長40%。

2010年led照明市場滲透率為1.4%,2014年預計將達到9.6%。由于政府出臺鼓勵政策,如中國政府的十二五規劃,并隨著商業用市場的發展.聚光燈和led路燈預計將擁有更高的滲透率。此外,日本政府實施eco-point刺激計劃并加強國民節能意識,led燈泡和螢光燈管的需求也大幅上升。

從之前的業內人士倒苦水的2%,led產業發展到如今,led照明目前的普及率已經脫離了困局,達到了20%-30%,而且,現在的餐桌上對于裝修用燈,多數人開始被建議使用led燈源,說明現在對于新光源的認知,比之過去普通民眾的接受度大為提升,據了解,在未來五年,led照明的滲透率可能超過80%,發展空間非常大。全國led照明上下游的產值,將從去年的3500億元至3800億元升至今年的4200億元至4500億元,未來5年將超過10000億元。

一個行業業增長率最高的時期是在滲透率從15%到60%的階段。led處于爆發期的前期,未來2-3年內將完成從15%到60%的滲透,再后面1-2年內完成60%到80%的滲透。這點類似于智能手機滲透期,過去兩年增長迅速,目前已經達到60%的滲透率。led如今的發展到了2年前智能機的狀態。

如今的市場,根據滲透率的變化可以發現,國內市場因還需要普及led知識,所以,因此對未來的走向,還需要進行保守估算。而因外部政治環境的變化,東歐俄羅斯卻不失為一個新鮮市場作為優先考慮。在保證逐漸擴大的國內市場不受產品過剩,而導致生產廠商惡意緊張的情況下,把這些產品銷往新興的市場,優先占領市場份額,對于我國led產業將有非凡的意義。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刊原創內容之著作權為「中國半導體照明網」網站所有,如需轉載,請注明文章來源——中國半導體照明網;如未正確注明文章來源,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復制、轉載、散布、引用、變更、播送或出版該內容之全部或局部。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點擊排行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誠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意見反饋 | 網站地圖 | RSS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