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级在线_欧美一日本频道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精品视频9_欧美性生交大片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產業資訊 » 產業 » 正文

COB市場或步入洗牌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11-18 來源:中國半導體照明網瀏覽次數:38

自2010年起COB逐步跨入市場,在不到4年時間里,一路不斷刷新低價,從每瓦幾元錢降至目前的每瓦幾毛錢,有廠商表示至少下降十倍,而這個過程也迅速催生了一批新晉廠商的加入,并為搶食其中一塊蛋糕而正慘烈廝殺。

在COB市場價格跳水一般下滑的同時,憑借其獨特的產品優勢,在中功率應用市場COB產品也得到快速普及。機遇和危機是如今各家COB廠商頭上的懸頂之劍。

事實上,早期階段COB就已被業界所看好,但一直受制于光效、光衰、價格以及可靠性等問題,COB光源一直不被實用主義的市場所接受,2010年之前一直沒有較大突破。

但隨著COB工藝技術的逐漸成熟,以及上游芯片整體性能的提升和整體封裝工藝的進步,同時,材料、制造設備改進與COB的發展相輔相成,加速了COB性價比的提升,封裝廠由此前少量的試產階段轉向性價比突出的量產階段。

2010年以后,COB逐漸被市場所接受,尤其在2012年,這一局面有較大改觀,國內主流封裝廠對COB光源技術的研發力度逐漸加大,市場對COB光源接受度越來越高,性價比也日趨合理。

直到今年,COB在商業照明領域發展迅速,尤其配合反光杯或透鏡的形式,已經成為目前定向照明主流解決方案,并且其帶來的光品質的提升,目前單個大功率器件無法匹敵。COB光源也一躍成為中功率商照燈具的首選光源。有廠商甚至直言,其實今年才是COB市場的峰值階段。

相較于貼片類光源,COB在性價比方面優秀很多,另外在加工生產方面也十分便捷,有配件企業老板笑稱,兩顆螺絲便可以固定,“中山作坊”又活了一次。這樣的優勢促進了廠商大規模、自動化生產的強烈意愿。

國際大廠動作頻頻

相比此前標準不明、性能不達標,COB光源如今在整體品質上的表現愈發完善,封裝廠商不再停留在市場初期的需求階段,轉而追求高品質、高效率COB的性價比階段。自去年開始,國產廠商新產品層出不窮,甚至連國際大廠也在高光效COB領域新品不斷。

在不久前的7月份,飛利浦照明推出其LUXEON COB系列產品,針對商業照明市場,這一系列產品擁有突出的性能和品質,如擁有Crisp White絢白技術,使白色的呈現更明亮生動,同時讓各種顏色的顯現更加飽滿。另外,LUXEON COB系列并備有從針對MR16和PAR燈(800lm),到替換70W和100W CDM (7000lm) 的多種流明封裝規格。

作為LED芯片及COB封裝的知名生產廠商,普瑞也不想缺席。在今年6月的光亞展上普瑞展出了其重點的一系列COB產品,在2013年中國地區的營收占總營收比例約50%的情況下,普瑞希望憑借其重點產品,以及今年的產能擴大,能讓其中國市場貢獻的占比有大幅度提高。

與此同時,西鐵城電子株式會社6月3日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的“LIGHTFAIR INTERNATIonAL 2014”推出發光效率比現行品質提高14%的“COB※1系列Version 3”照明用高功率LED新產品,總計4個系列,11個品種。

另外,臺灣LED垂直整合廠隆達電子也在年中推出照明應用全系列集成式封裝COB和覆晶集成式封裝(FlipChipCOB)系列產品。此次隆達首度推出的Nimbus-P覆晶集成式封裝系列,是將覆晶的封裝形式延伸至COB。隆達指出,Nimbus-P最大特色為將出光面積極小化,達到高密度流明輸出,因此在同樣的亮度下,其出光面積可較一般COB縮小50%。

這還并非全部,三星在今年更早的時候也發布了其今年的新品。2014年1月29日,三星電子發布業界最高光效COB系列產品,包括色溫在3000K下,光效達到130lm/W,5000K下光效達到143lm/W。

從去年至今,Philips Lumileds、首爾半導體、CREE等國際大廠都相繼在中國市場推出其高光效、高效率的COB新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國際廠商的發力并非毫無依據。在這樣的一個時間段,各大廠商都相繼聚焦于COB領域,就連美國流明Luminus Devices公司也于去年底憑借Xnova系列產品首次進入COB細分市場,意欲為一般固態照明產品應用開辟一條新途徑。

Luminus Devices進入COB市場可謂有些意外,這家致力于大功率LED芯片的公司,曾經對COB技術的價值主張甚至還提出過質疑,但如今也加碼COB領域,著實讓人有些迷惑。

CSA Research調研統計顯示,2013年LED在商業照明市場的整體滲透率已經達到12.59%,而滲透率自10%~60%階段是市場增速最快的階段。

有行業分析人士表示,結合國際大廠的系列動作,這或許揭示了他們集中發力的原因,在市場最好的時期以最恰當的時機加碼使其利益最大化。

CSA Research預測2014-2015年將是LED商業照明的持續爆發期,2013-2015年的年均增長率將超過200%,復合增長率達到96.72%,而LED照明產品在商照市場的在用量滲透率將達到31.19%。

據了解,作為被商業照明廠商所追捧的優秀光源,目前軌道射燈、天花燈、MR16、GU10已經開始全面采用COB光源;家居照明領域,只有一些COB天花燈和COB筒燈會被選用;戶外照明領域,投光燈主要采用COB光源,30W、50W鄉村道路照明的路燈,要求不高,正在逐步采用COB光源;戶外路燈、隧道燈目前主要采用單顆1W~3W功率器件或高功率COB光源封裝形式,兩者平分秋色,但COB的比例在逐漸增加。

總體來看,COB的應用市場主要在商業照明,由于商照領域對燈具光品質的需求更高,以營造出更高的商業氛圍,而如今隨著整體COB品質的提升,從去年光效不足100lm/W的普遍情況到今年,已經實現整體都在110lm/W左右的高品質轉變,而與此同時,在商業場所尤為重視的顯指方面也由去年的70~80提升至今年普遍達到90。

量升價跌 市場洗牌

COB產品性能的整體提升和快速增長的市場空間,也引來了一大批新晉“玩家”。如今隨著供大于求境況愈見凸顯,價格也成為首當其沖的競爭關鍵。

“2012年,我們的一款10W光源價格在30多元,去年也仍然能保持在這個范圍內,但今年一下子就降到20多元。”深圳新茂科技市場總監吳志安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表示。

以臺灣COB品牌齊瀚科技為代理產品的新茂科技,隨著市場需求的快速增長,在產品出貨上也得到了較大提升,但價格卻并沒有跟上,吳志安表示,COB產品對新茂科技的貢獻在營業收入方面有所增加,但利潤卻還是很緊張的保持在原地踏步。

“商業照明市場需求快速增長,今年出貨大概能超100%,但價格方面,今年我們卻被迫下調了兩次,這很讓人無奈。”吳志安說道。

據吳志安介紹,在商業照明重鎮的佛山,由于其在商照領域的資源眾多,也成為COB廠商爭相搶奪的重鎮,隨著COB市場供大于求,也造成了當地市場的魚龍混雜。

“市場各色廠商都有,在價格競爭過度的情況下,很多客戶難免對產品品質產生疑慮。”吳志安表示,新的問題造就了佛山市場自去年開始出現一些典型且特別的供應模式。

供應廠商在達成合作之前,客戶方會要求供應商拿出一定比例的質量保證金做質押資金。“一旦質量出現問題,押在客戶手上的幾十萬質量保證金就拿不回來了。”在吳志安看來,還是由于價格下降太快,導致客戶對整體產品的品質有所顧忌。

“價格在持續下滑,大家都會去想一些辦法,有些人會通過換材料來降低成本,但換了材料在品質方面就無法得到保證,所以這種情況下就要特別小心。”深圳寶光照明總經理楊仁扣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楊仁扣對價格下滑也感受深切。“在年初的時候還是每瓦七八毛錢,但如今又下降了一倍。”這樣的急速下滑導致了寶光照明今年雖然在出貨量上提升不少,但整體產值仍然與去年相差無幾。

寧波升譜光電市場總監尹輝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由于整體燈具產品一直在降價,今年COB價格也在持續下降,估計有20%~30%的跌幅,出貨量方面,相較而言,上半年稍微好一些,但下半年以來略微淡一點。

“下半年整體市場需求沒有上半年旺盛,另外,競爭的廠家也更多,市場上價格競爭太厲害,低價在市場上大行其道。”尹輝表示,行業價格的變動是有規律可循的,在市場走向成熟的高峰期,每年下降20%左右,屬于合理范圍,但到一定時候降價空間就日漸逼仄,如今,除了偷工減料和換材料再別無他法。

尹輝表示,商業照明對燈具的需求一般都在中功率范圍,這對COB光源來說是其較佳的應用范圍,今年COB在出貨最多的射燈、軌道燈等中功率燈具方面,相比去年也翻了1倍多,增長大概有120%~150%。

與升譜光電相同,楊仁扣表示,今年出貨量方面也實現翻倍,吳志安也表示情況相同,但對于明年的趨勢各企業卻有不同。

在尹輝看來,因經濟大環境的不太明朗和價格廝殺的慘烈,下半年需求稍顯微淡,明年可能會相對平穩,但價格仍會持續下降。

楊仁扣表示,寶光照明在通用性產品方面毛利幾乎沒有太大貢獻,明年價格競爭會更加慘烈,寶光照明已采取相關策略,目前正在開發一些非標準品的高端產品,這會成為寶光照明在后繼的市場混戰中得以保持穩定的利潤增長點。“相信這些新產品會給我們明年帶來很大的經濟增長。”楊仁扣說道。

在寶光照明市場總監王春看來,未來COB市場將會向非標準、定制化產品方向發展,如今寶光照明有將近五成貢獻是來自客戶的定制化需求。隨著大眾化COB產品毛利的式微,以此為盈利主力會越顯其無力。

“從今年年底到明年這段時間可能會是一個市場洗牌期。”王春表示,市場現在魚龍混雜,在成熟市場的當值期,肯定會沖洗掉一部分在產品和定位上不佳的廠商。在恰當的時間,寶光照明有選擇性的戰略布局會成為后繼致勝的關鍵。  ————本文節選自第11期《半導體照明》雜志)

    詳情查閱:2014年第11期(總第57期)     訂閱熱線:010-82385280-612     轉載請標注:中國半導體照明網、《半導體照明》雜志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刊原創內容之著作權為「中國半導體照明網」網站所有,如需轉載,請注明文章來源——中國半導體照明網;如未正確注明文章來源,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復制、轉載、散布、引用、變更、播送或出版該內容之全部或局部。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誠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意見反饋 | 網站地圖 | RSS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