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级在线_欧美一日本频道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精品视频9_欧美性生交大片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產業資訊 » 產業 » 正文

CES Asia有點冷 離黑科技還有十萬八千里遠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5-27 來源:綜合整理報道瀏覽次數:48

?       5月25日,亞洲消費電子展(CES Asia)在上海開幕,這是CES首次登陸亞洲市場。和1月份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的CES展會相比,CES Asia表現如何呢?

名牌少、面積小,差評!

CES每年1月份都會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全球消費電子廠商幾乎都會設展參加,是消費電子領域新產品新技術年度發布的主要舞臺。

根據官方公布的信息,本次CES亞洲消費電子展吸引了200多家參展商,55%的參展商來自中國,18%來自亞洲其他國家,27%來自世界其他國家。

但是,與1月份美國的CES比起來,上海的CES“淪落”為了耳機、智能硬件等小眾產品甚至是配件產品展,缺乏重量級的消費電子品牌,國內的手機廠商和家電廠商更是幾乎集體缺席。

在展館面積上,此次CES亞洲消費電子展只用了上海新國際展覽中心兩個展館,與3月份上海家電展五個展館的規模相比相形見絀。而在參觀人流方面,與拉斯維加斯CES展館摩肩接踵的場面更是無法相提并論。

大牌不熱情

本次CES Asia展會以互聯互通、創新和物聯網為主題,展出內容主要包括3D打印、汽車電子設備、在線平臺、機器人設備、智能家居、健身和運動、可穿戴裝備等14個產品與技術類別。

國內大牌手機、家電廠商僅華為、樂視、海信等捧場。對此,海信場館入口的顯眼位置擺了一排曲面屏電視,但是海信推出4k曲面屏的真正時間是,去年。而CES展會上,幾乎全球消費電子廠商都會設展參加,很多中國手機和家電廠商更是紛紛前往參展。CES已經成了消費電子領域新產品新技術年度發布的主要舞臺。

參展商不熱情,展出產品也只能拉其他品牌甚至一些配件來湊數了。CES Asia展會上,除了汽車、耳機、保險柜、智能燈泡、智能插座、3D打印筆等產品外,其他展品缺乏亮點,很多展品甚至去年就已經展出過。

首發遇冷

CES Asia首發遇冷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首先,出國參展對于很多國內廠商來講,可以顯示自己的國際化,是一種貼金行為。在國內布展,吸引力就沒那么大了。再加上CES Asia影響力待考,企業熱情不夠也就可以理解了。其次,1月份有美國CES展,3月份又舉辦了WMC,上半年發布的新品幾乎都在這兩個展會上發布了。CES Asia舉辦時,新品的發布需求非常微弱。

國內某家電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1月,剛參加了美國拉斯維加斯主辦的國際消費電子展,沒想到美國消費電子協會不到5個月,又在中國辦展會了。不到5個月,能出現多少引領行業風向的新產品?還不是換個地方繼續撈金。”

據透露,企業參加一個家電展,包括場地、布展等費用在內,少則二三十萬元,多則二三百萬元。“現在家電展太多了,頻繁的展會費用支出迫使企業不得不精打細算,只有能帶來豐厚回報的展會才參加”。

萬事開頭難

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消費電子市場的規模已經達到2680億美元,而且仍會以5%的速度增長,達到2810億美元。中國作為最大的經濟體,在全球的影響力越來越強,對全球消費電子市場至關重要,這也是首屆CES Asia定在中國的原因。

在展會現場,美國消費電子協會總裁兼CEO Gary Shapiro對于此次CES亞太盛會進行了總結,并且公布了此次CES亞太盛會取得的一些成績。本屆會展所有既定目標全部超額完成,展位的面積超預期膨脹、參展人數超出預估四倍之多,并且與很多中國企業展開了全面的合作。

CES總裁Gary Shapiro表示:“過去5年中,一直在籌備亞洲展會,之所以選擇上海,不僅因為上海是商業中心,還要感謝上海市政府的支持,能夠把最新的技術帶到中國。同時,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也是頂級的合作伙伴,承擔過很多的國際級項目。”

對于規模太小的問題,Gary Shapiro表示,“同樣是第一次,本次CES Asia要比1967年的美國CES大很多。”

離黑科技還有十萬八千里遠

在2015年亞洲消費電子展(CES ASIA,下簡稱CEA)的開幕式上,美國電子消費協會總裁兼ceo Gary Shapiro說,“亞洲第一屆CES展會的規模,已經遠遠超過了美國CES在1967年舉辦的首屆消費電子展。“對此,中方intex負責人的回應是,“美國CES永遠是第一,上海CES永遠是第二。”

這句用來自謙的話,現在看來仍然不夠謙遜。美國CES毫無疑問是全球第一、萬人矚目,但CEA要成為第二,還有很遠的路程。

對于CEA來說,5月不是好時節。一個月前,2015上海國際車展剛剛結束,而馬上,臺北電腦展又要開始。

也許你會問,這是消費電子,和車展、電腦展并不沖突。——理論上是,但5月并不是傳統大牌廠商云集發布新品的時期。1月份,美國CES展結束;3月份,MWC舉辦;上半年廠商能發的新品,幾乎都在這些展會上發布了。下一代產品還在醞釀中,最早也要等到下半年才會面世。5月這個尷尬的時間點,不符合廠商的新品發布規律,也注定了這只能是一場展示會,而不是一屆科技盛會。因此,此次參展商中,所有手機廠商均沒有參加,家電企業大牌無一出席。對此,海信表示不服,他們在場館入口的顯眼位置擺了一排曲面屏電視,但是海信推出4k曲面屏的真正時間是,去年。

為了掩飾“展覽變賣場”的尷尬,CEA貼了新標簽:智能家居、可穿戴和車聯網。這不可避免,將自己與國際車展和臺北電腦展拉扯到一起。

我們來看看火爆的展區都有些什么:美國可穿戴廠商Misfit展出了多色Flash和智能燈泡Bolt,這兩款產品發布都有些年頭了;扎堆的耳機廠商,乏人問津卻孜孜不倦,把路過的行人拉過來、戴上耳機,如果你感興趣,馬上就有價目表;可以手繪埃菲爾鐵塔的3D打印筆,親,這是兩年前的存貨嗎?

我被一排五顏六色的智能保險柜所吸引,走近一看,原來是通過一個類似iPad的模塊改造原有保險箱,斷電情況下續航24小時。怎么解鎖?只支持指紋。幾組?一組。負責人還補充了一句,因為這是家用的。

幾乎一人高的家用保險柜只支持一組指紋,不能密碼解開,這是認定了我是單身狗?你過來,我保證不打死你。

不過這個保險柜的報警機制很萌,首先,它會強烈地抖動,然后會給所有聯網的家庭成員發警告信息。如果我人在外,家被偷,看到報警,大概也只能淡淡地說一句,小偷你好,小偷再見。

一家做智能插座的公司,向我演示了如何通過智能插座控制家里的電視,身處在一個放滿了智能家居用品的環境中我很疑惑,這些智能家電不都有自己的APP嗎?他說,你可以控制那些非智能的啊。

然而這并沒有什么卵用,因為插座只有一個口,我的家里有很多電器。另外,用手機或是用遙控器調節電視音量,除了我要多下載一個APP以外,也沒有其他好處了。

傳說中的車聯網呢?奔馳展出了F 015 Luxury in Motion自動駕駛概念車,流線型的外觀很呆萌,一個月前的車展我們已見過真面目;福特展臺要大些,展出了“福特智能移動計劃”的兩個試驗項目、最新一代福特車載多媒體通訊娛樂系統SYNC 3和福特GT超級跑車,還是那句話,我來過,我見過。

而其他的零星車企,展出了旗下一兩款新車型,享用過上海車展的大餐,這大概只算得上飯后聊勝于無的爆米花了。

就不提那些扎堆的無人機和虛擬現實眼鏡了……

這些展品,離我期待的黑科技還有十萬八千里遠,頂多算得上小機智,甚至體驗也并不妥帖。這里也折射出中國智能家居的某種尷尬現狀:刷概念時代已經過去,新科技尚未變革,而固有產品的體驗和心思也并不讓人驚艷。

當然,智能家居還是不在走向民間、走向商用。京東家居館外排滿長隊,單個產品不出奇,但整個家庭的智能化體驗還是很棒的。

而這些也沒有想象中貴。一位做傳感器模塊的廠商負責人向我介紹,完全實現家庭改造、可實時監測水電氣和安放的全套配置,也不過5000元上下。“就是你醒來的時候,燈就自動亮了,走到衛生間水龍頭自動會打開,誤判可能性極小,也不需要手機操作。”

這是數年前我們最初暢想智能家居時的愿景,我曾以為那只能存在于電影中。現在它不僅照進現實,還非常便宜,這大概是本屆CEA留給我的最好念想。(鳳凰科技作者:黃齊)

轉了一圈再看一下智能LED燈泡

雖然此次CES Asia展會上,智能硬件成為關注焦點,但是在智能LED燈具方面,雖然照明巨頭缺席,新品不多,但是一些產品被拿出來展示,不為別的可能就是為了增加印象吧!下面就簡單瀏覽一下!

LifeSmart智能燈泡

LifeSmart攜旗下多款智能家居套裝設備參加了本屆CES,其中就有其膠囊智能燈泡。

膠囊燈泡名副其實,體積不大,流線型設計形似膠囊藥丸,銀白的上下配色,放置到家居環境中毫不突兀。它的體積尺寸為50×50×110mm,單個重量約100g,E27式燈頭的大眾化設計,能廣泛支持現時家庭的燈座接口,功率為6W,采用RGB 3W 白光3W的燈珠組合,支持1600萬種色彩。

MIPOW攜智能燈泡

MIPOW的展臺可以說是本次CES Asia展上最絢麗的,在其展廳內的任意一個角落,你都能看到MIPOW的智能燈泡在閃耀著璀璨奪目的光芒。

這款由MIPOW設計PLAYBULB藍牙燈泡,這款智能燈泡能發出七彩的炫光,但它卻能把燈光與音樂完美結合,讓你可以邊聽音樂邊享受PLAYBULB所給你帶來的智能情景模式。

Misfit智能燈泡Bolt

這款智能燈泡被稱為Bolt,在本屆CES Asia 展會上非常亮眼。它采用了LED光源,與飛利浦Hue很相似,售價僅為50美元,可以說價格非常便宜。它可以通過Misfit應用直接連接智能手機,也可通過無線接入家中WiFi,操作非常簡單。

此外,它可以在不同的照明場景中進行切換,調整光源的亮度和顏色,可以根據用戶不同的需求,進行光源設置等。在使用多個燈泡時,也能夠組合不同的光源,讓照明多樣化。(本文綜合東方今報、鳳凰科技、LEDinside等媒體報道)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刊原創內容之著作權為「中國半導體照明網」網站所有,如需轉載,請注明文章來源——中國半導體照明網;如未正確注明文章來源,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復制、轉載、散布、引用、變更、播送或出版該內容之全部或局部。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誠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意見反饋 | 網站地圖 | RSS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