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级在线_欧美一日本频道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精品视频9_欧美性生交大片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動態 » 國內 » 正文

【數據】LED照明企業知識產權發展現狀六大問題分析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7-20 來源:新興產業戰略智庫瀏覽次數:599

  知識產權是企業創新成果的重要體現,企業的知識產權人才配備、管理、布局,以及針對競爭對手和目標市場的熟悉程度,直接關系到企業戰略的可實現性。本次調查通過調查問卷,了解LED照明企業知識產權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同時,通過實地走訪,獲得調查問卷數據解讀需求的信息,以展開全面的分析和解讀。

1、產業鏈布局完整,技術創新以模仿和合作為主

根據廣東工商統計,廣東省在冊的LED企業有15000多家,規模以上企業4000多家。而本次調查中,積極提供問卷的企業一般初具規模的企業,而小微企業僅占很少的一部分(如圖3.1)。一家接受調查的小微企業表示,希望能夠通過知識產權,獲得高新技術認證,并進一步爭取政府資金支持。盡管知識產權對保護創新成果,實現企業快速增值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處在生存期的中小企業管理者,很難有精力和財力了解應對知識產權問題。

QQ截圖20150720102631

LED照明產業集群在產業鏈布局上相對比較完整,在各個產業層級均有企業分布,并且企業通常會涉及到多個不同的產業鏈層級。從圖3.2可知,封裝和照明應用是LED照明產業集群的兩個重點的技術領域,企業的聚集程度較高。而外延和芯片領域,由于技術含量較高,投入成本較大,抬高了準入門欄,僅有少數企業涉足。德豪潤達、中稼半導體、凱信光電等依托資本或技術優勢,引導LED照明產業集聚區向上游擴展。在驅動電源、支架、MCPCB等領域,集聚區內也有企業涉足,實現完整的產業鏈布局。

 QQ截圖20150720102642

從LED企業技術來源看,自主研發是技術創新的主要途徑(如圖3.3)。國際合作和國內合作等選擇較少,具有外資背景的企業有國外技術輸入的可能性,八成的國內企業一般自主研發核心技術。從訪談的佐證來看,LED照明應用企業的產品主要以OEM為主,或者通過進口、購買相關的原材料,通過組裝和再設計,生產最終產品,通常涉及到自主研發的技術為電路設計、光學設計等應用層級技術。

QQ截圖20150720102701

2、知識產權意識提高,個別匹配程度較差

LED企業均有知識產權申請和布局,這表明,企業的知識產權意識在不斷提高,其中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數量所占的比重較大,占總授權專利的70%以上,整體專利質量較高(如圖3.4)。具有國外專利申請的企業占總被調研企業的40%。在商標申請方面,具有商標申請的占總被調研企業的76.7%,馳名商標和著名商標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QQ截圖20150720102710

  從企業個體專利擁有量上評估,LED照明企業專利分布并不均勻。在被調研的LED企業中,發明專利擁有量為0的企業,占總被調研企業的30%,提出專利申請但是未被授權,是被調研企業面臨的主要問題。有50%的被調研企業發明專利擁有數量在1-10件之間,比重最大。發明專利擁有數量在11-30件之間的企業占比16.7%,發明專利擁有量超過100件的企業占比3%。另外,企業的發展規模和發明專利擁有量并沒有明確的聯系,有三家規模超過300人的企業,并沒有有效發明專利。

3、知識產權管理機構專業化,技術人員是知識產權管理主力

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的一般歸屬于知識產權部門、法務部門、技術部門或者其他行政部門。從調研的結果來看(如圖5.4),法務部并不是知識產權管理機構設置的主流,48%的企業的知識產權管理是由技術部門管理,主要是基于專利與技術的關系的密切程度的考慮,技術的檢索、研發、以及規避設計均由技術部門進行,并指定全職或者兼職工作人員,管理專利流程。

QQ截圖20150720102720

從知識產權職能部門工作人員的專業背景來看(圖3.6),技術類專業人員占比57%,是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的主力。法律類專業和管理類專業占33%,這與企業主要知識產權管理機構的分布相一致。

QQ截圖20150720102726

  67%的知識產權管理人員的學歷為本科,碩士及其以上學歷占22%(圖3.7)。知識產權屬于中基層管理,對管理人員的學歷具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平均學歷相對較高。但是高端知識產權管理人才缺乏,也是不爭的事實,直接制約到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部門的服務能力,有23.3%的企業認為知識產權部門服務提供能力欠缺,影響企業的知識產權管理。

QQ截圖20150720102739

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涉及到管理、技術和法律等領域,對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要求很高,復合型人才更符合企業發展的要求。而目前企業的知識產權管理人員中,技術人員占有壓倒性優勢,在技術研發和風險規避上能夠起到有益的效果,但是對于將知識產權上升到企業戰略的高度,充分重視經營過程的風險,仍具有一定的風險。

QQ截圖20150720102746

在知識產權制度體系設置上, 70%企業有制定專利管理制度,50%家企業有制定知識產權歸屬、激勵和獎懲制度,基本滿足企業專利管理的需求(圖3.8)。而在商業秘密、商標和著作權管理方面,企業制定制度的比例比較低。LED照明企業中OEM的比例較高,競標過程中,對企業的質量管理要求較高,一般LED企業通過ISO質量體系認證的比例較高,與之相關的專利的問題的規定通常比較充分。但是商業秘密和商標等,是OEM知識產權風險的高發區。被調查的LED企業中,均沒有明確的制定知識產權預警制度。總體來看,制度風險較大。

QQ截圖20150720102753

  而在知識產權管理部門介入研發的時間節點的選擇上(如圖3.9),40%的企業在研發開始前即開始進行現有技術專利檢索和分析,37%的企業在研發過程中開展專利相關的工作,20%的企業則選擇在產品上市前,展開專利相關的工作。從走訪的過程來看,企業在研發準備階段的專利工作,主要集中在確認研發的方向是否可行、是否存在已有的研究上。

  4、知識產權服務運用水平較低,訴訟和無效案件較多

  在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的選擇上,53%的LED企業選擇專利代理服務,23%的LED企業曾經選擇知識產權法律服務,而在知識產權管理和專利信息服務上,僅有20%企業曾經選擇,4%的企業未選擇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參與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專利代理機構和知識產權法律服務等專業化程度較高,能夠明確通過機構和服務人員資格證書確認服務資質,企業的知識產權合作意向較大。而對專業化的知識產權管理咨詢、專利信息服務等的認知有限,通常持觀望態度,在投入上比較謹慎。有20%的企業認為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的選擇是工作的難點之一。而專利信息和專業化的管理咨詢,恰恰是提高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水平、規避潛在的法律風險的重要途徑。

QQ截圖20150720102801

在被調研企業中,有46%的企業曾經遭遇過知識產權糾紛,糾紛案件總數量達到50余件。從糾紛類型來看,專利侵權訴訟、專利無效和商標糾紛是LED企業常遇到的知識產權糾紛,糾紛當事人通常為國內企業。而是常見的國際知識產權糾紛,占到29%。對比發現,知識產權糾紛,與企業的規模并沒有明顯的聯系,大中小型企業均有涉案。

QQ截圖20150720102807

5、出口地區集中歐美,缺乏對海外制度深入了解

LED照明企業出口廣泛,在被調研企業中,73.3%的企業具有產品出口。其中出口向歐洲和北美的企業占50%左右,東南亞是LED新興市場,也占有一定的額比重(15%)。因為芯片的限制,未獲得日亞等日本企業的許可,國內品牌進入日本市場相對較少,僅為9%(如圖3.12)。

QQ截圖20150720102813

國外市場和國內市場在制度體系、消費習慣等有諸多的不同,知識產權和技術壁壘也成為主要的出口風險點,有66.7%的企業認為知識產權風險應對是目前知識產權管理難點之一。從對出口國知識產權制度的認知程度上來看,有超過30%的企業并不全面了解出口目的國的知識產權制度,而僅有14%的企業表示熟悉相關制度,非常熟悉并且能夠利用制度的企業,僅占3%。LED照明企業對出口國制度的認知存在非常大的漏洞,很難提前預警并及時應對。

QQ截圖20150720102820

6、重視競爭對手技術監控,知識產權信息運用相對較弱

LED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部門設置在技術研發部較多,因此在針對競爭對手技術監控上,具有天然的優勢。從調研數據上來看,有40%以上LED企業對競爭對手的技術研發趨勢很熟悉(如圖3.14)。

QQ截圖20150720102827

圖3.15、3.16是LED照明企業對競爭對手知識產權布局和訴訟狀況的認知程度,與技術研發狀況的認知程度相比,選擇完全沒有了解的企業的比例大幅增加,而非常熟悉的企業則基本為零。因此,LED照明企業對競爭對手的技術信息的來源主要是來自市場、產品等傳統途徑,專利披露的技術信息的利用則非常少。這也從另一個側證實,知識產權部門的服務能力確實是企業知識產權工作的一大難點。而領導人重視程度則從管理的角度加重了這一問題,36.7%的企業認為領導人對知識產權的認知和重視程度影響知識產權工作的推進。

 

QQ截圖20150720102834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刊原創內容之著作權為「中國半導體照明網」網站所有,如需轉載,請注明文章來源——中國半導體照明網;如未正確注明文章來源,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復制、轉載、散布、引用、變更、播送或出版該內容之全部或局部。
關鍵詞: LED 照明 知識產權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點擊排行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誠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意見反饋 | 網站地圖 | RSS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