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勞動報》報道,夏天的夜晚,準備入睡時,卻有一個巨幅LED顯示屏直接對著窗口,刺眼光線投射在家里每一個角落,這是怎樣的痛苦體驗?本報夏令熱線13671686848近日接到多起有關“光污染”的投訴,多位市民講述了自己的遭遇。
隨著城市快速發展,各類照明燈、LED顯示屏等發光設施如雨后春筍般冒出,“光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尤其在夏季更是讓人無法入眠。然而,本報調查發現,目前對社會燈光的法規及監管上尚存在空白,各部門治理“光污染”問題時只能以調解為主。
“實在太亮了,晚上睡不著”
“3年多了,每到夏天就被光污染折磨得不輕。”居住在襄陽北路47弄1號襄樂大廈的市民唐女士告訴記者,自2013年,相隔僅三條馬路的環貿IAPM商場試營業起,每晚閃爍的LED電子顯示屏便成為他們一家的“夢魘”。
記者看到,唐女士家所有的朝南房間正對著環貿商場(IAPM)上的巨幅LED廣告屏。晚上,從房間里望出去,整塊LED屏幕在黑色中猶如不停閃爍的巨型閃光燈,非常刺眼。房內關上燈后,百葉窗的陰影折射在白色衣櫥上,跟隨著耀眼的燈光閃個不停。
“他們開業前調試屏幕的時候我們就已經反映過了。”唐女士說,調試時LED屏被設置成了白屏,所照射的區域就像白天一樣。而且,環貿營業時間晚,有時候會開通宵,窗簾拉起來都睡不著覺。她向市容環衛等部門反映過情況,隨后電子屏確實被調暗了一些,并且提前到了21點30分關閉。然而,好景不長,等到商場正式開業后,巨幅顯示屏又故態復萌,滾動播起了廣告,閃屏現象甚至更加嚴重。
“我父親夏天不愛開空調,女兒有鼻炎也不習慣空調房間,都得開窗通風,但這屏幕亮得實在讓人不好安睡。”唐女士指出,整棟襄樂大廈5至24樓是居民住宅區,在100戶住戶中,至少有60戶人家受到了這塊LED屏的光污染。但至今,這一問題始終沒有得到徹底解決。
入夏后光污染投訴增多
記者從12345市民熱線及本報夏令熱線了解到,入夏后有關光污染的投訴明顯增多,短短一周內就有十幾起。其中,火鍋店、KTV等商家招牌刺眼,醫院指示牌過亮等成為投訴關鍵詞。
“我家對面有個火鍋店,頂樓的3個大功率太陽燈燈光非常刺眼,冬天關窗、拉窗簾還稍微好點,夏天窗都開著,直接照在了家里,晝夜不分。”家住長寧區古羊路的陳女士告訴記者,火鍋店每天開張到半夜,家人都無法入睡,作息也只得調整成與火鍋店營業時間一致。“雖然一直打電話反映,但至今沒有一個部門來解決問題。”陳女士抱怨。
同樣的,家住宛平南路921弄11樓的甘先生反映稱,在陽臺上乘涼時赫然發現龍華中路的綠地中心新搭建了一塊10×20平方米的顯示屏,約有2、3層樓高,正對著居民區放廣告,嚴重干擾了大家的休息。“在居民強烈抗議下,這兩天屏幕都沒開,但我們擔心哪天光污染又會卷土重來。”他稱。
監管部門只能無奈“調解”
一邊是居民不堪其擾,另一邊監管部門也十分“頭疼”。采訪中,城管、燈光所等多名工作人員透露,光污染處置現在還無法可依,唯一的辦法就是“靠調解”。
據塘橋街道城管科副隊長王科峰介紹,家住浦建路某小區的張女士近來就頻頻投訴仁濟醫院光污染問題,街道的網格中心接單后,直接派給了城管部門。“說實話,不像是大氣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有明確的法規可以參考,光污染這塊尚無具體的管理條例,也不屬于城管的執法范疇。到底多亮算光污染很難說。”王科峰無奈表示。
不過,他指出,考慮到群眾的感受,他們還是一次次前往醫院調解。“我們和院方后勤保障區溝通、協調了很多次,后來衛生局也介入了,提出希望醫院能夠調低字體亮度。”他說,這兩天還會看看是不是有所改善。
而徐匯區市容綠化局燈光廣告管理所的一名工作人員也坦言,由于光污染并無相關管理辦法,這讓燈光管理所在工作中缺乏執法依據,只能以調解為主。
“接到投訴后,我們一般會去實地查看,靠肉眼來判別是否造成光污染。但由于不同角度會對人的視覺有不同的影響,所以這個依據不一定準確。”他稱,在治理光污染時,也主要看LED運營單位是否愿意配合。“召開座談會,約談雙方調解,只能通過這種形式來處理。”
其實上海早有相關標準
記者了解到,早在2013年,上海市質監局發布了上海市強制性地方標準《公共場所發光二極管(LED)顯示屏最大可視亮度限值和測量方法》(簡稱《LED標準》),針對戶外與戶內LED顯示屏規定了相應的限值要求和測量方法。不過,由于缺乏明確的法律法規加以規范和約束,以及缺少明確的監管部門,光污染至今仍然處于法規及監管的空白地帶。
徐匯區燈光廣告管理所副所長蘇建超告訴記者,對于商業區的照明亮度,過去有過相關規定,即白天不超過3000cd,晚上不超800-1000cd,然而由于角度、色彩、距離的原因,每個人對亮度的敏感也各有不同,僅能起到指導作用。
在《LED標準》中,明確要求了戶外與戶內LED顯示屏,需按照使用區域、顯示屏的面積以及屏幕周邊環境照度等劃分,并規定了相應的限值要求和測量方法。
然而,由于缺乏法律支撐,不少企業在實際操作中,為了達到攬客的目的,并不遵守《LED標準》,部分甚至拒絕向有關部門進行報備、審批。
“針對這些現象,我們現在已經逐步推出"主動式介入",針對這些雨后春筍般冒出的新晉樓宇燈光,召開專家評審會,提前要求審查、報批,希望能得到一定改善。”徐匯區燈光廣告管理所一名負責人表示。
有三種途徑可維權
據介紹,現有城市燈光主要分為三種:一種是類似馬路路燈等市政燈光,一種是類似外灘、蘇州河邊上的景觀燈,還有一種就是各種企業、居民家用的自有燈光。居民遇到光污染究竟該如何維權?記者采訪獲悉,首先要搞清楚“光污染源”的管理部門,再向不同部門進行投訴。
如果是路燈照明給居民造成困擾的話,可以向電力或者市政管理部門進行投訴;如果是景觀燈造成擾民,可向轄區燈光管理所進行投訴;如果是社會燈光造成的投訴,也可以撥打市容環衛熱線投訴,不過,這一類燈光目前基本是由業主自行管理。
“現階段,我們只能以協調為主,遇到擾民方拒不配合的話,最后只能走訴訟途徑。”據徐匯區燈光管理所介紹,目前申城正在制定《上海市景觀燈光管理條例》,隨著條例正式頒布,景觀燈光的管理將有統一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