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民政府與中國科學院28日召開“十三五”時期院市合作推進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座談會。雙方簽署了《“十三五”時期北京市人民政府與中國科學院合作推進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計劃》)。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郭金龍強調,在“十三五”開局之年,中科院和北京市再次共商院市合作發展大計,具有重要的意義。中科院是我國自然科學最高學術機構,是國家科技事業發展的“主力部隊”。“‘主力要出征,地方須支前’,我們要主動為‘主力部隊’服好務,不分‘你我親疏’,認認真真搭平臺、聚人才、接任務、出成果”,他說,要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健全合作機制,拓寬合作領域,推動院市合作進入新境界,充分集聚院市雙方優勢資源,推動更多國家重大科學計劃、重大科技專項、重大創新任務落戶北京,加快形成一批全球領跑或并跑的重大原創成果。
北京市科委主任閆傲霜指出,《計劃》稱,院市雙方將共同推進中關村科學城建設、懷柔科學城建設、科技成果轉化、公共技術服務平臺開放及高端科技資源科普化等五方面重點工作,并力爭實現“產出20個以上全球領跑或并跑的重大原創成果”“開放5個以上公共技術平臺”“重點推動中科院50項重大科技成果在京實現產業化”等7項具體目標。
據介紹,“十二五”期間,北京市與中科院建立了統籌推進的協同工作機制,共同推動了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懷柔科教產業園建設,在項目、人才、機制等多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據不完全統計,“十二五”期間,中科院院屬各單位在北京地區轉移轉化的科技項目達1300余項,使地方企業新增銷售收入579.30億元,新增利稅77.68億元,與中關村示范區近500家企業聯合承擔了國家項目470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