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级在线_欧美一日本频道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精品视频9_欧美性生交大片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專利標準 » 專利 » 正文

新光源&新能源照明應用新發展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5-14 來源:中國半導體照明網瀏覽次數:69

  2013年5月14日下午,在由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與英國勵展博覽集團共同主辦的“2013上海國際新光源&新能源照明論壇” 之 “新光源&新能源照明的應用”分會上,來自國立臺灣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系的蕭弘清教授、臺灣LED照明產業聯盟簡玉美、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趙躍進先生、新北市照明業產業工會理事長陳啟彰、臺灣勤益科技大學LED照明發展小組劉忠祺先生、北京昌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光伏事業部總經理麻樹禮先生、大連交通大學薛玨芝教授、深圳市照明學會秘書長呂大明先生、晶能光電有限公司孫錢博士等兩岸嘉賓帶來精彩的報告,與眾多國內企業代表就LED照明、太能光伏照明、無極燈等新光源&新能源照明的研發及產業化、應用現狀與發展趨勢等相關主題展開了深入的探討和交流。會議由國立臺灣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系的蕭弘清教授、中國照明協會新能源照明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左興一主持。

 

  會議首先由臺灣LED照明產業聯盟簡玉美發表了主題為《臺灣LED照明的發展狀況》演講,她指出LED產業全球發展照明是未來趨勢,未來第三產業經濟奇跡就是LED。根據LEDIEK的調查,在2015年前亞太地區將會是全球LED最主要的消費市場,可以說,2015年將是爆發點,模組化則是LED技術里程碑。她認為LED的光效跨越了每瓦可以達到170流明,它的光熱平衡門檻已經跨過了,因此我們可以說LED照明時代已經正式來臨了。

  同時,她強調兩岸LED產業雙贏策略就是要優勢互補,臺灣LED技術比較成熟,大陸掌握市場優勢,兩岸應該要攜手合作,突破障礙封鎖,加速規格與標準確立,統和產業界競爭力,繼續精進LED技術,引導LED產業永續發展,換創新思考,掌握LED特色開發照明應用。

  隨后,大連交通大學薛玨芝教授發表了主題為《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與新光源的結合應用及展望》的演講報告。他介紹分布式光伏系統提出的背景;國外分布式發電的現狀;獨立和并網兩種新能源發電系統的組成。簡述了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的特點,并舉實例。提出普及家庭用分布式光伏電站,分布式光伏發電與新光源結合,組成零能源的照明產品是今后發展的方向。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趙躍進先生發表了主題為《三項無極燈能效標準介紹》的演講報告,主要從無極燈能效標準制定任務來源、能效標準的內容與作用、單端無極熒光燈能效標準的制定、無極熒光燈鎮流器能效標準的制定、自鎮流無極熒光燈能效標準的制定等幾個方面介紹,指出標準的主要內容有能效等級、能效限定值、節能評價值。這些我國能效標準中既有強制性的指標,又有推薦性指標,所以我國的能效標準屬于條款強制性標準。

  新北市照明業產業工會理事長陳啟彰發表了主題為《符合ISO 50001新能源管理系統之無極光源節能應用-經濟分析與實例》的演講報告。他介紹SO 50001能源管理的標準的由來和作用,他指出節能計劃不應是只單純的由低/短效設備換成高/長效設備的一換一計劃,且應從需求面、法規面、設計面去了解,由源頭檢討,并全面改善既有的缺失。能耗基線的建立與節能效益的確認,最好有完整的量測數據(可用可攜式的臨時表計),量測數據不足時,應建立前后一致的估測方法,以確保節能績效。ISO50001有著高階管理者承諾進行標準運作模式,順利達到經濟效益產生,在不久將來也將成為節能減碳環保主流管理模式。

  北京昌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光伏事業部總經理麻樹禮先生發表了題為《LED在太陽能照明中的應用》的演講報告,從太陽能燈具系統產品現狀、太陽能照明中光源的衍變、LED光源特點、LED光源給太陽能照明帶來的契機四個方面,深入淺出地介紹了LED光源在目前太陽能照明中的優勢比較,提出九大設想。

  最后,麻樹禮先生指出,在幾個基于LED光源關于太陽能照明的設想中,有的已經實現,有的仍然在研發或者實現階段,隨著行業同仁共同努力,其實現不僅僅是夢想。最后,在不遠的將來,太陽能照明將會以絕對社會效益優勢和一定的經濟效益應用到政府采購和常規的民用市場中。

  晶能光電有限公司孫錢博士發表了題為《硅襯底上氮化鎵基垂直結構大功率LED的研發及產業化》的演講報告,從高質量、無裂紋的硅襯底氮化鎵LED外延技術高效、散熱好的垂直結構LED芯片技術;45 mil的硅襯底LED芯片在350mA下達到142lm/W;硅襯底LED的LM80可靠性測試;熒光粉直涂工藝技術提高封裝效率;6英寸大尺寸硅襯底氮化鎵基垂直結構LED的低成本優勢、及研發結果等幾個方面,介紹了硅襯底上氮化鎵基垂直結構大功率LED解決方案,以及一些關鍵器件性能和特點。

  孫博士認為,藍寶石2寸,肯定往自動化、大尺寸、大規模走,國內目前三安做得很好,現在東芝進入了,三星也在做。而對于硅襯底,克服硅襯底技術的難題,設備產生裂紋的問題,6英寸研發進展還需加快。

  深圳市照明學會秘書長呂大明先生發表了題為《LED照明與隔離式熒光膜 Remote Phosphor》的演講報告。針對目前業界增加熒光粉用量、加大熒光粉粒徑兩種主要方法來改善熒光粉衰減引發的色溫偏低偏黃及不均,產品一致性受影響,不良率上升等問題,指出尋找解決光衰更好的方案關鍵在于藍光LED通電發熱的高溫以傳導方式直接烘烤熒光粉所致,若設法使熒光體與芯片不再直接接觸,則熒光體減少了80%以上的熱量來源,使熒光粉得以在接近儲存溫度條件下工作,于是,隔離式熒光膜應運而生。

  隔離式熒光膜技術方案,徹底改變了白光 LED 光源器件結構形式,從而使得白光 LED‘成品率

低、成本高、色溫不可調’等難題得以從根本解決,大批量產品色溫一致性、超高成品率這兩難目標,將不再是難題。

  雷士照明的鄭子豪先生發表了題為《室內照明的一些模塊化嘗試》的演講報告。他提出:目前我們怎么樣快速最方面,最低成本方式滿足客戶的需求,就是模組化,模組化可以針對不同的類型的用戶進行開發。

  用LED照明模組能夠保證TC在我們要求里。面對客戶的需求,我們只需要有那么幾種LED的模組,只要有那么幾組的組合就有一個完全的解決方案

  臺灣勤益科技大學LED照明發展小組劉忠祺先生發表了題為《從Zhaga的LED模塊概念對于大中華地區LED模塊化之啟示》的演講報告,他從Zhaga倡議的界面標準,以及兩岸地區標準狀況,以及電解面來探討LED模塊化的啟示,指出互通互換的照明產生能夠建立信心最佳的辦法。驅動器跟平臺之間,因為這個關系所以建立了共通平臺。平臺不只是軟體,硬體也有觀念。他認為越是開放的平臺同樣越具有競爭性,也越能夠獲得市場。所以基本上開放平臺是我們推廣一個產業能夠平均的最重要的觀點。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系的蕭弘清教授發表了題為《未來五年 LED 照明系統發展趨勢預測與智能控制接口規格整合》的演講報告。蕭教授從實際應用觀點來探討未來五年LED 照明發展的新趨勢,系統地闡述攸關LED照明智能控制的核心問題-智能控制驅動電路與通訊技術、務實而合理的LED光效上限、可兼容與互換的關鍵性零組件、高效率照明燈具的研發與推廣、LED照明產品的資源回收與再利用等技術問題。他認為在便利舒適的智能控制目標下,進行智能驅動電路與發光模塊間接口規格整合與標準化,無疑是最為迫切且重要的第一步,他也希望有助于盡快達成海峽兩岸LED照明應用產業標準的整合,擴大LED的市場及商機。

  我們相信,隨著節能減排、低碳經濟逐漸走向大眾生活,新光源&新能源照明應用將在各個領域大放異彩。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刊原創內容之著作權為「中國半導體照明網」網站所有,如需轉載,請注明文章來源——中國半導體照明網;如未正確注明文章來源,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復制、轉載、散布、引用、變更、播送或出版該內容之全部或局部。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點擊排行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誠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意見反饋 | 網站地圖 | RSS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