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 27 日,廣州白云機場出發廳內起火,初步確定是一塊電子顯示屏電線短路起火而致,所幸無人員傷亡,值得慶幸。看似偶然的一起事件,里面卻有很多需要 LED業者反思的地方。近幾年是LED行業方興未艾、轟轟烈烈大踏步前進的幾年,技術傳承創新者、模仿者有之,資本大 者實業者有之,行業巨頭多元化規模化有之,大魚吃小魚、快魚吃慢魚者有之,真可謂風起云涌、熙熙攘攘,實在讓LED搶足了風頭,也讓這個行業在名來利往當中漸漸出現了責任的缺失,分析起來有兩點:
標準攔路,前景依舊無限光明
LED行業從誕生起就不是孤單的,迄今為止,在顯示、照明和背光應用領域已經延伸出非常廣泛和巨大的應用價值鏈條,然而我們需要警覺的問題是,在行業技術和知識產權層面領先的日韓歐美國家,均沒有在應用產品上面出臺規范和完整的標準體系,仍然處于對LED電子化特性的長期而謹慎的驗證過程當中,而中國雖然已經開始有了多種多樣的標準的發布和出臺,但缺乏應用產品可靠驗證和統一標準仍是制約LED產業發展的硬傷。
行業當中,最為成熟也是發展最快的應屬電視機背光領域,然而究其究竟,明眼人不難看出背光也是最容易光電系統模塊化、光學匹配標準化的應用,而且更讓人尷尬的是,電視機背光領域的LED光源競爭,反而最先走入了行業集中程度最高的產業模式。舉例而言,兆馳股份自2011年開始投資建立的光電業務,有數據顯示,2013年上半年已經在背光類器件的市場格局當中占據了15%的份額,“資本+自身價值鏈+集中市場應用”應該說在行業里開始樹立了回歸理性的楷模。轉換視角,其實芯片行業作為LED產業的最上游,這種特點和規律早已形成,而照明和顯示呢,狀態依然還是“路漫漫其修遠兮”。行業發展的技術特性,都需要漫長的產品驗證周期和規范嚴謹的標準體系在點滴的經驗積累當中一一實現,不得不說我們追求表面的東西太多了。而本質的原理正在過熱的市場需求當中漸漸缺失,這里我們還是把目光投向國際巨頭飛利浦,作為傳統照明行業的世界霸主,在LED照明市場領域,還是在小心翼翼地探索著,有些人評之迂腐和緩慢的同時,我們不應該多想想自己嗎?
問道市場價值規律
近幾年行業的快速發展,政府政策性引導和市場需求規模升級功不可沒,應該說,行業企業都在這塊蛋糕當中捕捉到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然而,此起彼伏的中小企業倒閉、老板跑路也再次用教訓警示我們:不尊重價值規律必然要面對價值規律的制裁。
通過筆者近半年多的觀察,2013年發展態勢和經營業績向好的LED行業企業一般都具備三個特點:有效控制產品鏈、瞄準細分市場需求、堅持品質原則。
從照明這個細分領域看,深圳某企業雖然從國內的行業知名度沒有太明顯地提升,但依然牢牢守住室內光源照明產品的出口領先地位,在尊重照明應用需求規律的同時,能夠從指標領先的器件封裝、成熟的驅動系統設計和定位高端的產品性能堅守住自己的市場定位。另外一個J&C品牌,老板也是筆者相熟的朋友和曾經的客戶,從傳統照明業務延伸到LED照明業務,堅持成本控制和品質理念,已經在南美市場取得了自有品牌領先的地位,甚或在某些國家成為室內光源流通渠道的領頭羊。究其原因,遵從市場價值規律毫無疑問都是每一個精明的商人和企業主心知肚明的經營法則,做出好的產品,可以贏得行業尊重的同時,相信市場也會給其經營豐厚的回報。誰在利益高度膨脹時候缺失了價值規律,誰要很快為此付出沉痛的代價,當然,痛定思痛,能重新走上回歸的理性之路,我們依然可以看到LED產業發展的光明和方向。
2013年很快就要過去了,這一年當中,我們欣喜地看到了越來越多的行業同仁開始反思我們走過的路,用理性的腳步實踐產業健康發展的方向,也同時看到有些企業在頭疼醫頭簡單主觀地處理內部經營與外部市場的矛盾結果,兩相對比之下,回歸一點,筆者認為產業是為市場而存在的,所有的產業應用都需要市場和客戶去評判。渠道在這個發展的進程中已經開始顯現歷史性的使命,因此在初級階段,給處于行業最末端的渠道多一些規范理性的產業指導,給那些起早貪黑的經銷商們多些價值規律的理性提醒,都是我們作為行業實踐力行者應該堅持和堅守的。電燈的發明并不是因為使用了電,而是因為可以為黑暗中探索前行的人們以光明和溫暖。希望LED企業在2014年的市場競爭中走得更遠、更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