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6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關問題的決定》。決定發布后,擴大試點至全國的條件已經具備,凡是在境內注冊的、符合掛牌條件的股份公司。均可以經主辦卷商推薦申請在全國股份轉讓系統掛牌轉讓。掛牌公司不再受高新園區限制,不受所有制的限制,也不限于高新技術企業。
LED產業整合趨勢下資金鏈成為企業發展命脈
深圳市鈞多立,這個曾經風光一時、得到過許多榮譽的知名品牌,在2011年,其集團董事長卻舉家跑路,從此銷聲匿跡。然而,在鈞多立倒閉還沒有一年之際,無獨有偶的是,同樣是深圳LED企業,2012年,愿景光電也宣布破產,公司老板不知所終。2013年深圳億光等應聲倒下,在這里我們對這些倒閉的企業就不去贅述了。這些企業部分是億元級別的廠家,只這幾家企業,雖然是管中窺豹,但卻具有代表性,對LED整個行業的目前處境、發展態勢以及以后的前景來說,就可見一斑了。一個公司就是一臺機器,要想讓它正常、持續的運轉,就需要源源不斷的給它提供動力,而資金就是驅使著這臺機器走下去而且走得遠所必不可少的“油”。縱觀上述企業,探其根底,雖然有各種各樣的原因交織在一起導致倒閉,但是不難看出,真正的死穴還是在于資金鏈的斷鏈。
特別需要提出的是,這些中小型企業的“三角債”非常嚴重,這種“連環債”可以說是LED行業很普遍的現象。對于中小型企業而言,它們的資金不是很雄厚,這是不言自明的。我們來舉個簡單的例子,這些中小型企業,它們在跟LED上游企業購買原材料的時候,因為沒有一次性付款的能力,它們采取的策略通常都是進行賒賬,當它們把產品生產出來,就急于想銷售,而客戶對于質量方面的擔憂,往往實行的是階段性的付款(據了解,2013年新春伊始,廣東省質監局在抽查的23批次自鎮流LED中,檢驗不合格17批次,不合格率高達73.9%。5月中旬,成都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抽查了13家企業生產的LED相關產品,其中,LED照明產品11個批次,實物質量合格率81.8%;LED顯示產品2個批次,實物質量合格率僅為50%。)從這些數據來看,終端應用客戶對產品的信任度可想而知了。用戶要使用一段時間才會付款或產品質量出現問題導致變成死賬,這些都非常危險,因為公司一旦沒有按時把債追收回,欠原材料供應商的款不能及時還清,結果就造成企業資金周轉不靈,付不起工資,資不抵債,原材料供應斷裂,企業自然很快就走進了死胡同。其實在整個LED原材料供應鏈上也基本如此,資金都是環環相扣,牽一發而動全身,只要一家企業落水,就會產生連鎖效應。
市場大環境不景氣,拖欠貨款、壞賬死賬呆賬層出不窮,而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往往容易面臨“三角債”、資金鏈斷裂等困境,但僅僅依靠政府或融資機構根本滿足不了需求;
鑒于種種原因,所以中小企業規模小,實力不足,資金實力和融資能力有限,承受風險的能力弱。只有把自己的錢變成大家的錢,才能降低風險。
LED企業在創業板與中小板上市艱難險阻
上市困難,新三板受國家重視,被視為中國“納斯達克”,同時也是真正的中國版創業板。去年底IPO改革,股票發行開始從核準制向注冊制過渡,消息傳出后,創業板遭遇“洗版”。IPO如此艱難,很多企業選擇“曲線救國”,選擇適合自己的融資方式,不管是主板、創業板還是中小企業板,門檻都相對較高,而新三板可以解決企業暫時上不去IPO的難題,加上,在IPO新政發布前,IPO的暫停時間了長達13個月,很多企業都耗不起,因此去年包括LED企業在內的諸多企業都選擇“退一步海闊天空”,退到新三板。
不容樂觀的是,依然有上百家企業還在排隊上市,那么LED這個盈利堪憂的行業上市難度是否會加大?在首批公布的83家過會企業中,已過會的LED企業只有3家,分別為深圳市艾比森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木林森股份有限公司、廣東金萊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值得注意的是,有一個細微的差別是,只有艾比森光電沖刺創業板,木林森和金萊特均沖刺的是中小板。和往年相比,從排隊企業的行業分布來看,LED企業沒有處于瘋狂的狀態。盡管經歷IPO堰塞湖之后,IPO的大門已向LED企業打開,但上市前景依然堪憂,不是那么樂觀。
LED企業新三板上市利大于弊適合融資
眾多企業對新三板趨之若鶩,自然是因為掛牌之后可以帶來諸多利處。
首先,可以增強股份流動性,提升公司的整體估值水平。
第二,可以便利融資,促進公司發展。掛牌公司在新三板掛牌同時或掛牌后,可以進行股票發行。截至2014年2月28日,新三板市場已有116家掛牌公司累計實施139次股票發行,平均市盈率為23.77倍。掛牌有利于企業債權融資。滬深交易所推出中小企業私募債業務后,已有中海陽等8家公司完成了私募債的發行,總計金額2.3億元。
第三,在新三板掛牌,為公司后續資本運作打下基礎。新三板就像一個熱身場所,對公司今后進入創業板、中小板上市起到了熱身作用,縮短上市進程。2009年至今有久其軟件、北陸藥業、世紀瑞爾、佳訊飛鴻、紫光華宇、博暉創新、東土科技、安控科技等八家企業完成轉板,進入中小企業板和創業板。此外,海鑫科金、合縱科技、康斯特、雙杰電氣等公司已暫停新三板報價,正在等候發審委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