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级在线_欧美一日本频道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精品视频9_欧美性生交大片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動態 » 正文

有品無牌專利缺失 國內LED企業國際市場遇尷尬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4-29 來源:經濟參考報瀏覽次數:11

記者在日前舉行的“2014兩岸LED應用創新論壇”上了解到,中國光電企業在國際市場上始終面臨著“有品無牌”的尷尬角色,核心芯片技術的缺失也讓國內企業常遇專利掣肘。光電領域專家學者指出,我國光電企業的發展需要多學科相互融合,“智慧照明”將是光電企業未來發展機遇。

“松下、東芝占據日本市場七成比重,美國照明產業30%市場份額被通用和科銳兩大集團控制,但中國卻找不到市場占比超過5%的企業”,浙江陽光集團總經理官勇說,相比于外國光電企業,中國企業在創意設計、品牌營銷方面毫無話語權,但在產業鏈的低端卻擠進眾多企業,多是低價自殘。

光電企業“有品無牌”的尷尬局面使得企業難以享受品牌溢價,只能集體陷入價格戰怪圈,品牌破局依然困惑,“行業品牌”向“大眾品牌”過渡已經成為國內照明行業共同面臨的問題。

另一方面,國內LED產業核心技術的缺失也將成為企業發展國外市場的重要瓶頸。光莆電子副總經理吳晞敏告訴記者,LED核心技術主要指芯片的結構設計及制造工藝,“這些核心技術多被歐美少數幾家企業壟斷,并形成專利保護聯盟,使我國的技術發展長期處于被動局面,多數企業的產品往往處于同質化的低檔水平。”

荷蘭飛利浦是照明領域的巨頭,記者在查閱飛利浦近三年的年報時發現,其研究和開發費用在銷售額中所占的百分比始終在7%上下徘徊,2013年,企業研發投入達到了17.33億歐元,而單在2013年,飛利浦便遞交了1550項專利申請。

記者從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官網上看到,在同期的國內市場,2012年20家上市企業投入研發費用占其營收總額的比例達到5.34%,20家企業共取得新專利授權485項,且其中的發明專利僅占12.37%。

LED照明行業報大照明福建辦事處市場部經理肖盛華告訴記者,國內LED企業雖然科研投入逐年增多,但相較于國外企業仍然偏少,且核心技術和技術人才嚴重缺位。

在3月30日剛剛結束的法蘭克福照明展上,兩家中國企業因存在專利侵犯而被趕出展覽現場。吳晞敏說,國內大部分企業是有意識地抄襲,國外企業則是主動避免專利竊取,并能有效利用專利的價值促進產品的創新研發,“中國光電產業必須摒棄復制,轉變為以創新設計及新商業模式為主,利用知識產權去保護技術和利益”。

專家學者在論壇上指出,“智慧照明”或是光電企業未來發展機遇。中國科學院院士鄭有炓說,“智慧照明”指用計算機、無線通訊數據傳輸等技術組成分布式無線遙測、遙控、遙訊控制系統,來實現對照明設備的智能化控制。具有燈光亮度的強弱調節、定時控制、場景設置等功能。

但同時,肖盛華告訴記者,雖然“智慧照明”成為行業“熱詞”,但是目前的市場定位只局限于高端市場,且其所需要的只是軟件系統的開發,真正核心的芯片專利技術仍然掣肘光電企業長遠發展。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刊原創內容之著作權為「中國半導體照明網」網站所有,如需轉載,請注明文章來源——中國半導體照明網;如未正確注明文章來源,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復制、轉載、散布、引用、變更、播送或出版該內容之全部或局部。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點擊排行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誠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意見反饋 | 網站地圖 | RSS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