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參股企業的借殼上市,佛山照明可謂日進斗金。可偏偏在這個時候,佛山照明陷入“環保門”的消息一經傳開,猶如一枚重磅炸彈,讓佛山照明再度深陷泥潭。
9月15日,佛山市環保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并首次曝光了38家企業違反環保規定的黑名單,其中不乏知名企業,甚至是行業龍頭,而“傳統燈王”佛山照明便也是其中一位。
“出了這樣的問題一定是管理不善導致的。”一位業者表示。對此,記者也第一時間致電佛山照明相關負責人,但截至記者發稿也未得到來自佛山照明方面的正面回復,而只是被告知會有相關部門領導回應此事件。
的確,次日(9月16日),針對佛山照明違反環保規定事件,佛山市照明燈具協會秘書長張華
根據環保綜合督查問題跟進表顯示,佛山照明此次違規原因,即為燈絲車間沒有經過環評驗收,廢水收集池產生大量酸霧,通過風機直接外排所致。張華還表示,“至于雨污分流,佛山照明也很容易做到,預計整體整改費用不會超過10萬元。”
“雖說10萬元對佛山照明來講不是什么天文數字數字,但畢竟這是政府責令整改而付出的費用,其意義不同,帶來的社會反響也千差萬別。”也有業內人士指出,環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此可以看出,一個公司在管理上的欠缺,更何況是一家擁有五十余年歷史的行業龍頭企業,出現此類問題更應該深究其因,嚴格各項管理制度,增強社會責任感,才能對做到對消費者負責,也才能促使公司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