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智能照明發展的如火如荼,隨著各種智能驅動與調光技術也前赴后繼,智能照明產品市場也越來越大。再加上,不斷有新企業轉入智能照明市場,隨之而來的各種智能照明產品也開始讓消費者應接不暇。那么,到底什么樣的智能照明產品才能真正符合產業發展的趨勢,如何通過智能照明來提升光的應用價值?
2015年4月22日,由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中國照明學會、北京市可持續發展科技促進中心聯合主辦的 “Green Lighting 2015(北京)國際智能照明及其標準化研討會”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隆重舉行。

北京清城品盛照明研究院有限公司的效果檢測負責人 張金剛
會上,來自北京清城品盛照明研究院有限公司的效果檢測負責人張金剛現場分享“智能照明系統評價:提升光環境,用光創造價值”主題報告,引起現場嘉賓的廣泛關注。
張金剛表示,智能照明所表現的照明效果,是人們最直接視覺感官,也是最直接商業價值與社會價值表現形式。
隨著照明技術的發展,智能照明也從簡單的開關控制節能的機械操作,逐漸轉變為現代智能(電子化、網絡化)的半自動調光形式;未來智能照明將會朝著更加注重人類心理和情感因素的健康照明發展,未來智能照明全自動適應調光也將是趨勢。

論壇現場
隨后,張金剛從照明評價的角度,圍繞照明評價的亮度、智能照明方案效果指標亮度,色溫,顯色指數,照明均勻度、對比度、智能照明評價等一一展開。他表示,均勻度不良影響視覺響應時間,甚至對行人和車輛造成危害。不和諧的顏色對比度,會讓照明對象失去“本色”。

動態的照明由多個靜態技術組成,目前多用DMX512總線技術呈現動態效果,評價指標主要分析對灰度級別、灰度刷新頻率、幀刷新頻率,從灰度級別的角度來看,擁有灰度等級越多,表現的畫面越細膩和逼真。從灰度刷新率的角度來看,頻率太低時,比如低于100Hz時,當LED處于非全亮狀態時,人眼觀察LED可以明顯感覺到LED的閃動形成“光波紋”現象。當LED顯色動態畫面時,必要有一定的幀刷新頻率才能表現出足夠的流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