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的生存生活離不開光。聯合國大會更是宣布 2015 年為國際光年,希望以此紀念千年來人類在光領域的重大發現,強調推動可持續發展、解決能源、教育、農業和衛生等世界性問題的光技術的重要性。
2015年4月22日,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中國照明學會、北京市可持續發展科技促進中心主辦的“Green Lighting 2015(北京)國際智能照明及其標準化研討會”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隆重舉行。研討會以健康的光環境為核心關注點,集中探討智能照明的標準化、照明設計、創新應用等焦點話題。
國際照明委員會(CIE)秘書長、ISO/ TC274主席Paul. Martina、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常務副秘書長阮軍、德國歐司朗博士Andreas Wojtysiak、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研究員蔡建奇、TCL集團有限公司光電研究院副院長吳光、浙江大學信息學院光電工程學系教授 牟同升、德國電器電子行業協會(ZVEI)Soheil Moghtader、北京清城品盛照明研究院有限公司效果檢測負責人張金剛等嘉賓,分別帶來了精彩報告。此外,國際組織 ISO/TC274 第三次全體工作會議已于2015 年4月21日在北京舉行。此次研討會上,ISO/TC274 標準化會議的國際專家也來到研討會,與現場代表共同探討ISO/TC274中LED照明標準最新進展等熱門話題,引起了廣泛關注。論壇現場精彩紛呈,互動不斷,氣氛熱烈。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研究員、CSA標委會副秘書長王平主持了本次研討會。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研究員、CSA標委會副秘書長 王平
中國照明學會理事長徐淮為大會致辭中表示,現實告訴我們,現代人類生活很多發明都與光和光的應用有關,而且前景廣闊。舉辦國際光年,目的就是為了讓更多的人意識到在推動可持續發展,解決能源、教育、農業和衛生等世界性問題光技術的重要性,作為以光和光學密切相關的照明人切身體會到,近年來固態照明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對現實世界影響。我們今天的研討會也是作為參與國際光年的活動之一。
徐淮指出,半導體照明制造技術和應用技術在不斷深化和提高,科研開發的成果是多方面的,各照明器件性能的提高,成本的下降,都帶動了照明產品在現有各個應用領域的升級換代,而在與其它學科交匯處的成果,更推動照明業的提升和擴展。其中較為引人關注的,照明技術與控制技術相融合暨新興的智能照明或智慧照明。保證了照明質量的提高和節能降耗得以落實,成為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還有,固態照明的特有優勢是光生物光化學領域成為研究的熱點,今天的研討會以“健康的光環境”為核心,集中探討智能照明標準和設計。國際照明委員會(CIE)秘書長、ISO/ TC274主席Paul. Martina
在過去的幾年中世界見證了半導體照明的快速發展,為了更好地發揮半導體照明的優勢,滿足應用需求,促進半導體照明的廣泛應用,2012年11月ISO新成立 TC274(光與照明)標準化技術委員會。ISO/TC274與國際照明委員會(CIE)在應用領域照明的標準化形成互補。會上,Paul. Martina介紹了ISO/274中LED照明標準最新進展,標準的制定過程,以及IEC、CIE、ISO等不同標準的差異及目前各自的在標準方面的新動態。她表示,全球化的發展,需要標準,取得共識是標準化的重要因素,但僅僅關注組織內部還不夠,還需要關注環境的變化。
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常務副秘書長 阮軍
會上,阮軍做了題為“以產業需求推動光與照明應用標準化工作”的精彩報告,與現場國內外代表分享了中國半導體照明產業的發展概況以及未來發展趨勢、CSA 標準化工作等內容,2014年,我國半導體照明產業整體規模達到3507億元人民幣,較2013年的 2576億元增長36%,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2015年,將逐漸開啟跨領域交叉融合,形成更高技術含量與附加值的產品,產業發展預計整體增長率將超過35%。同時,CSA一直在推動半導體照明標準化方面的工作,并且聯合國內眾多相關企業推進半導體照明標準的制定工作。比如推出了CSA016、CSA018等聯盟標準,同時圍繞著按需照明和超越照明也在進行標準化工作的部署。阮軍表示,未來照明還面臨著產業鏈不同環節的協調發展,按需照明中,“需求”不明,光的生物影響需要更多研究支持等挑戰,CSA會以開放的心態共同推進標準體系建設。
德國歐司朗博士Andreas Wojtysiak
光對人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有生理方面的,也有心理方面的。光與健康科學家 Andreas Wojtysiak博士從非視覺的角度,結合教室照明等不同應用環境不同時間段的案例研究,分享了其研發成果。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研究員 蔡建奇
照明已不僅僅是照亮,以人為本的健康光環境廣受關注,會上,蔡建奇做了題為“人因健康在照明產業的應用研究”的精彩報告,對比了傳統檢測與人因檢測的不同,介紹了視覺健康舒適度(VICO)的評測方法,并詳細介紹了視覺功能和視覺認知的研究方法、研究過程結果。同時分享了教室用LED燈具的人因健康設計以及大型LED顯示屏的人因健康研發兩個產業化應用案例,引起現場代表的關注。
TCL集團有限公司光電研究院副院長 吳光
“智能”概念發展火熱,其中智能家居與智能照明是兩個逃不開的話題,吳光與現場觀眾分享了智能家居模式、TCL智能家電+智能家居新模式、智能市場分析、TCL智能系統布局、智慧行業存在挑戰和機遇等精彩內容。他表示,從智能家居的需求分布來看,消費更看重智能照明、設備控制以及安防、家庭網絡。智慧硬件市場的風起云涌,隨著“互聯網+”產生了無數想象空間,面臨困難隨之而來。比如市場需求不足,產業鏈不成熟;產品方面標準有些滯后,競爭有些無序等;用戶使用習慣尚未養成等。
浙江大學信息學院光電工程學系教授 牟同升
“LED藍光對人有怎樣的影響?光生物安全如何?”LED出現后這樣的話題討論從未停止,此次會上,牟同生從LED健康照明的角度,分享了LED藍光影響,如何測量光對視網膜、 藍光對光生物影響等內容。他同時呼吁產業界要多關注這方面的研究。
德國電器電子行業協會(ZVEI)Soheil Moghtader
LED照明的應用愈發廣泛,其應用能效也一直在被研究中, Soheil Moghtader從如何在建筑照明中減少能效消耗等角度,結合不同的案例,具體分享了LED在建筑照明應用中的能效分析。
北京清城品盛照明研究院有限公司效果檢測負責人 張金剛
智能照明發展如火如荼,張金剛在會上分享了智能照明系統評價,他表示,照明所表現的照明效果,是人們最直接視覺感官,也是最直接商業價值與社會價值表現形式。并從照明評價的角度,圍繞照明評價的亮度、智能照明方案效果指標亮度,色溫,顯色指數,照明均勻度、對比度、智能照明評價等具體展開了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