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規模領先”轉向“技術引領”
——專訪廈門大學教授康俊勇
康俊勇接受本報專訪。
在紫外LED產業邁向核心突破的關鍵時期,高校作為科技創新的重要陣地和人才培育的搖籃,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廈門大學教授康俊勇在接受采訪時指出,充分利用高校科研資源和人才資源,是紫外LED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
康俊勇充分肯定長治紫外LED全產業鏈布局,認為從襯底、外延到封裝、應用的整體架構,以及龍頭企業的量產能力,都為長治紫外LED產業發展贏得了先機。但要實現從“有”到“強”的跨越,仍需在關鍵技術領域尋求突破,在補齊人才缺口上下功夫。
談及技術攻堅路徑,康俊勇提出應強化“高校基礎研究與企業實際需求精準對接”。“希望長治與廈門大學等高校共建聯合項目,聚焦產業‘卡脖子’難題集中攻關。”他說,高校的核心優勢在于系統的基礎研究,而企業更擅長工藝迭代與市場應用,雙方應構建“聯合研發-中試驗證-產線落地”閉環機制,促進科技成果快速轉化。
在人才培養方面,康俊勇表示,長治要以產業需求為導向,與高校構建 “訂單式” 人才培養體系。一方面,在高校開設紫外 LED 專項課程,提升人才培養體系與產業實際需求的適配度;另一方面,推動 “校企雙向互動”,邀請企業工程師走進高校課堂參與實踐教學,吸引高校研究生到企業開展課題研究,形成“人才培養-產業實踐-技術反哺” 良性循環。
面向未來,康俊勇建議長治持續深耕現有產業鏈,聚焦產品關鍵性能指標突破,將人才培養作為長期戰略,不斷擴充復合型人才儲備,并借助紫外LED會議等平臺,吸引更多高校科研資源與行業高端人才落地,推動長治紫外 LED 產業從“規模領先”向“技術引領”加速轉型。
來源丨長治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