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特性對比進一步可以看到,沒有一種單一的照明互操作模式可以滿足各種應用需求,所以可以在智能家居及智能照明產品中進行多種照明互操作模式的結合,使系統性能與實現復雜性獲得平衡。”

廈門華聯電子有限公司 張帆博士

家居LED智能照明在移動互聯時代已成為智能家居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LED燈具與移動設備、可穿戴裝置、智能家電之間需要進行緊密協同,實現互聯互通、彼此理解,才能更好地發揮其智能化特性,帶來人性化的光照體驗,使生活更為便利及豐富多彩,互操作性也就成為家居LED智能照明的一個重要特性。
2015年11月3日下午,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主辦,山西光宇半導體照明有限公司協辦的第十二屆中國國際半導體照明論壇(SSLCHINA2015)之驅動、智能與控制技術分會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行。會上,廈門華聯電子有限公司的張帆博士做了題為“家居LED智能照明互操作模式分析”的精彩報告。

廈門華聯電子有限公司 張帆博士
當前家居LED智能照明產品類型眾多,大多具有各自不同的通信方式,而且不同品牌的智能家居系統分別采用了不同的架構。會上,張帆以互操作支撐元素為基礎,總結了不同家居LED智能照明產品架構下的照明互操作模式,在不同準則下對其適用性進行了分析。
“這里我們定義協議映射、服務發現、照明屬性定義以及規則庫四個互操作支撐元素。”張帆表示,對于不同的家居LED智能照明產品類別及架構,要實現照明互操作,智能燈具規則庫可以位于傳感設備、智能網關或云服務三個不同位置,也就對應了三個層次照明互操作模式。
進行實際產品開發時,需要根據應用需求選擇合適的LED智能照明產品架構及互操作模式,可以在操作實時性、可靠性、可擴展性準則下進行分析,得出各自適合的應用場景:基于網關的互操作模式相對可以獲得一種實時性、可靠性與可擴展性的均衡;為了與更多品類智能產品及Internet服務實現互操作,希望獲得好的擴展性,智能照明產品可以選用基于云服務的互操作模式;對于具有一定安全監控特性的智能照明產品,實時性及可靠性要求高,可以選用基于傳感設備的互操作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