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兩會”期間。每當這個時候,莊嚴肅穆的人民大會堂均廣開言路,對人們關注的時代焦點有問必答。作為LED人,小編最關注的焦點當然是LED企業如何健康發展。
眾所周知,在近十年的巨額投資下,LED行業發展迅速,高利潤使LED產業被貼上“暴利”的標簽,導致眾多企業轉投LED產業或者眾多大型LED企業繼續擴充產能,產業規模開始增長,同時也帶來了產能過剩。
產能過剩必然帶來行業的調整。在過去的2015年,“寒冬論”LED行業的發展中屢屢被提及,企業倒閉見多不怪,產品同質化、價格競爭使得行業倒閉潮、并購潮潮潮來襲,LED企業面臨著優勝劣汰的慘烈競爭。據光奧匯光電產業研究院院長肖志國認為,未來兩到三年,中國LED產業下游將會有80%以上的工廠會倒閉或轉型。
更糟糕的是,全球經濟持續低迷,國家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大,LED產品的需求疲軟,企業增產不增收,增收不增利的情況比比皆是。因此,LED企業如何健康發展成為橫亙在我們心中的一塊大石。
去年的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梁鳳儀曾指出LED行業正面臨大洗牌的局面,她認為企業間最新的合作模式,將會是打破單打獨斗的集成創新,聯合發展。
昨天,全國政協大會新聞發言人王國慶在回答記者提出的如何幫助企業提振信心,促進民營企業經濟健康發展的問題上表示,企業要健康發展,必須要加快技術、產品、業態等創新,把發展的重心放到質量和效益上來。同時積極參與國家“十三五”期間實施的工業強基工程、“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行動計劃,不斷提高發展能力和核心競爭力。此外,他還表示國家將搭建深入了解、及時反映和促進解決企業發展中面臨突出問題的平臺,推動形成有利于企業經濟發展的政策環境、法治環境、市場環境和社會環境。
所以,筆者認為,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們LED企業管理者不能空喊口號,必須真切的行動起來,通過加大企業自身調整力度直面經濟新常態,利用苦練內功來提高企業運行的效率和能力,帶動整個行業向上發展。
用一句爛大街的話來說: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我相信,隨著LED顯示技術和細分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在“十三五”規劃和供給側改革的機遇下,我們LED行業定能沖破黑暗,迎來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