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级在线_欧美一日本频道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精品视频9_欧美性生交大片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產業資訊 » 產業 » 正文

一文替LED企業摸清新三板市場的“老底”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8-03 來源:新興產業智庫瀏覽次數:221
   新三板企業融資現狀到底如何?據介紹,經歷了迅速擴容的新三板,在2015年體量不斷壯大,其中一個顯著標志就是新三板融資能力明顯增強:股轉系統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新三板全年股票發行次數為2,565次,融資額總計達到1,216.17億元,不僅遠超2014年新三板的融資總額(僅為132.09億元),同比增長了8.2倍(與此同時掛牌公司數增長幅度為2.26倍);更一舉超越創業板(國金證券研報稱,2015年全年,創業板增發募集資金規模為1,156.3億元)。
 
  2016年上半年,雖然新三板市場實施的定增事項已逾1,500次,募集資金總額已達671.34億元。但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從單月數據來看,2015年11月新三板融資額高達244.73億元,而12月融資額迅速萎縮,僅為115.58億元,降幅逾五成;進入2016年以來,新三板單月融資水平仍未能恢復到此前的“鼎盛”時期,今年1月~4月,新三板單月融資額始終維持在100多億元的區間,尤其是剛剛過去的5月,單月融資額為87.69億元,已不足100億元。
 
  這說明新三板融資逐漸進入“寒冬”(自去年下半年中國證券市場經歷史無前例的大股災之后,伴隨著估值的下降,整個資本市場的融資功能也在減弱)。但與創業板融資相比,今年上半年新三板的融資成績不算太差。據東方財富Choice統計,今年上半年共有80家創業板企業完成定向增發融資,累計融資額為900億元。
 
8.3.11.webp
 
  另外,相關統計顯示,扣除類金融企業融資后,2016年上半年,新三板企業的融資額為698億元,而去年同期僅為204億元。也就是說,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有更多的資金流向了實體經濟。那么哪些行業更容易在新三板上融到錢呢?答案是信息技術和文化傳媒行業。
 
  據統計,剔除金融業后,2016年上半年,新三板融資額超過1億的企業總共有140家,募集總額為389.25億。從行業來看,信息技術行業融了83.34億元,排名第一(事實上,不扣除金融業也是這么個情況);文化傳媒行業融資額為81.8億元,排名第二;排名3-5的行業分別是基礎化工、醫藥生物和機械設備。
 
  接著他指出了新三板市場交易現狀,一直以來,新三板市場交易活躍度備受詬病。截止2016年上半年(6月30日),新三板掛牌公司共計有7,685家,其中,成交記錄為“零”的掛牌公司達4,747家,占比超過六成(61.77%),且均為協議轉讓“麾下”;而在剩余的2,938家有交易記錄的公司中,轉讓方式為協議轉讓的共計有1,406家,占比47.86%;轉讓方式為做市轉讓的共計有1,532家,占比52.14%。另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在2016年上半年的120個交易日中,新三板有連續交易記錄的僅有56只股票,占比0.73%,其中,53只為做市轉讓,3只為協議轉讓。與此同時,在有連續交易記錄的56只個股中,上半年累計錄得漲幅的僅有4只,分別為英派瑞、仁會生物、中磁視訊及小白龍;其余均錄得跌幅,其中中搜網絡跌勢最為慘烈,累計下跌78.26%,凱立德及凌志環保累計跌幅也均在50%以上。
 
  從成交量的角度看,連續數次錄得單日成交第一名的聯訊證券,毫無懸念的榮登2016年上半年新三板成交量榜首,累計成交20余億股,但上半年累計跌幅亦超過20%;衛東環保位列次位,累計成交12億股,上半年重挫38.26%。除此之外,另有包括東海證券、硅谷天堂在內的10只個股累計成交量在1億股以上。從成交額的角度看,通過協議方式轉讓的東海證券,以53.5億元的累計成交金額,位列新三板成交額榜首;聯訊證券退居次位,累計成交50.23億元;衛東環保排名第三,累計成交40余億元。新三板中共計168只個股上半年成交額超過1億元人民幣。
 
8.3.12.webp
 
  值得留意的還有新三板分層情況,根據相關標準,2016年6月24日,全國股轉公司公布了最終名單,有953家企業進入首發創新層。據統計,自6月27日股轉系統正式實施分層管理至7月1日的實施首周,創新層公司股票成交金額為16.9億元,約占該周總成交金額34.55億元的49%;在分層首周,新三板市場交易活躍度明顯上升,日均成交量環比上升48%,日均成交額環比上升28%。
 
8.3.13.webp
  最后從新三板的總體發展趨勢來看,首先可以看到,新三板無疑會是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公司發展速度最快、公司數量最多的一個資本市場。截止2016年6月30日,新三板掛牌家數已超過7,500家,至7,685家,較去年的5,129家增加2,556家。短短半年的增加家數已達到整個2015年增幅的七成。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按照這個趨勢,2016年年底新三板掛牌企業家數有望沖擊“萬家”大關。
 
8.3.14.webp
 
  第二,新三板總市值有望在2017年超越創業板總市值。2014年末,新三板總市值為4,591億元;2015年末,新三板總市值達2.46萬億元,同比增長了5.35倍;2016年,新三板總市值有望超過5萬億。2014年,創業板總市值最高為2.49萬億;
 
  2015年,創業板總市值最高為6.81萬億,同比增長了2.73倍;2016年,截止7月13日,創業板總市值約為5.31萬元,不升反降。據預期,如果創業板IPO還是不能擴容,不再變革,按目前的發展趨勢,新三板總市值有望在2017年超越創業板總市值。
 
  附未來發展方向探討:納斯達克的經驗與啟示
 
  1971年,納斯達克(全稱美國全國證券交易商協會自動報價系統)在成立之時,只是一個用來集中顯示全美OTC市場(場外交易市場,又稱柜臺交易市場)部分精選證券價格的報價系統,并不提供交易服務,股票交易是通過各做市商的終端實現的。
 
  1975年,納斯達克設置了第一套上市標準與OTC市場作區分,成為獨立的上市場所,這被視為納斯達克的第一次分層。
 
  1982年,納斯達克根據股票市值和交易活躍度從原有掛牌公司中篩選出40家優秀公司,納入新成立的納斯達克全球市場(NasdaqGlobalMarket),并與之配套了更高的上市標準。此次分層(第二次分層)為納斯達克市場從中小微企業市場向上層市場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1990年,納斯達克從OTC分離開來,成為具備IPO功能的交易場所。
 
  2006年,由于微軟、谷歌等公司大量出現,納斯達克的上市公司市值逐漸超越紐交所,于是在當年7月引入了更高的上市標準,成立了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NasdaqGlobalSelectMarket),其上市標準基本上照搬了紐交所當時的上市標準,即“稅前利潤”指標、“市值+收入+現金流”指標和“市值+收入”指標,但門檻值略高。此次分層(第三次分層)更采用了公開競價交易制度。
 
  “先分出較低層次市場,再逐步向上設立頂級市場”是納斯達克分層所遵循的規律。從納斯達克40多年的發展歷程看,多層次內部市場的設立并非一蹴而就,對市場進行分層細化,在低層次的市場中挖掘出潛力公司,為高層次市場提供潛在的優質資源。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刊原創內容之著作權為「中國半導體照明網」網站所有,如需轉載,請注明文章來源——中國半導體照明網;如未正確注明文章來源,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復制、轉載、散布、引用、變更、播送或出版該內容之全部或局部。
關鍵詞: LED企業 新三板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誠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意見反饋 | 網站地圖 | RSS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