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滄州中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主辦,中國半導體照明網、極智頭條、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網媒體平臺攜手浙江省照明學會、浙江省照明電器協會、浙江省固態光源行業協會等單位,以“智慧引領·協作共贏”為主題的--第五屆中國智慧照明創新應用峰會·中捷光電產業集群發展研討會暨杭州道路景觀照明專場活動在杭州開元名都大酒店召開。

遠方光電科學研究院副所長李倩分享了《道路景觀照明產品性能指標評價》主題報告。她表示,現代城市道路景觀已然是功能、科學、文化與藝術的結合。道路景觀照明的相關標準規范,質量評價主要從照度、亮度、顏色、均勻性、光干擾、邊緣照度比(道路照明)幾個方面來衡量。雖然照度和亮度測量并行,但實際上采用亮度來測量和評價更為合適。遠方信息可提供關于多功能路燈桿其它附件的電學及其電磁兼容(EMC)等性能的綜合測量解決方案。

并對照度指標、亮度指標、瞄點式亮度測量、均勻性、對比度和立體感,邊緣照度比(EIR)、圖像式亮度測量、自適應道路照明質量的評價、道路照明中的光幕亮度和閾值增量限值TI、區域照明中眩光評價指標-GR、顏色參數、對顏色的感知與測量等等核心評價指標做了詳細解讀。
人眼直接感知到的是亮度,照明條件相同而路面材質不同,亮度具有較大區別。道路、廣場、公園等場所、采用泛光照明方式的廣告牌應考慮照度(或亮度均勻性)。雕塑、噴泉、綠化、建筑物入口等場合要重點照明目標時,需關注被照物的亮度和背景亮度的對比度。對比度過大,也會造成不適。商業步行街、廣告等對顏色識別要求較高的場所應采用高顯色性的光源。廣告、標識照明宜采用一般顯色指數大于80的高顯色光源。道路照明中的光源顯色指數不宜小于60。
(根據現場資料簡要整理,更多詳細精彩內容可參考直播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