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级在线_欧美一日本频道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精品视频9_欧美性生交大片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產業資訊 » 產業 » 正文

鈣鈦礦紅光LED研究取得新突破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4-08-13 瀏覽次數:262

 從浙江大學溫州研究院官微獲悉,該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葉志鎮及其團隊在鈣鈦礦紅光LED亮度和穩定性上取得突破。

據悉,高性能的紅光LED存在低飽和亮度、嚴重的量子效率(EQE)衰減和較差的穩定性等挑戰,導致大多數紅光LED的最大亮度僅為幾千尼特,難以滿足高亮度顯示需求。葉志鎮院士及其團隊,解決了鈣鈦礦量子點導電與導熱差的難題,亮度突破了40萬尼特。

鈣鈦礦LED是一類新興的薄膜LED,具有加工工藝簡便、高亮度高效率等特性,近年來在光電器件研究領域備受矚目。如中科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浙江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多個高校和實驗室,以及以利亞德為代表的顯示企業,都在積極研發布局該技術。

相關研究人員指出,近十年來,通過不斷優化鈣鈦礦材料和發光器件結構,例如通過向鈣鈦礦體系中引入含有特殊官能團的添加劑來調控其結晶行為和鈍化缺陷,鈣鈦礦LED的性能取得了極大的提升,其外量子效率已超過20%,接近商業化的有機和無機量子點LED。然而,目前報道的大多數高性能鈣鈦礦LED都是在較低電流密度或亮度下實現,極大地限制了鈣鈦礦LED的商業化應用。因此,發展兼具高亮度、高效率和高穩定性的鈣鈦礦LED是目前商業應用面臨的關鍵挑戰。

截至目前,鈣鈦礦LED顯示技術尚處于概念驗證階段。業內人士認為,要想將該技術廣泛用于消費電子領域仍需要更長時間的研究。

除了在LED領域的巨大潛力外,鈣鈦礦半導體因具有很高的光吸收系數和載流子遷移率,使其在太陽能電池、光電探測器等器件中也具有潛在的應用價值。

賽迪顧問報告指出,鈣鈦礦材料的出現不僅能夠推動光伏技術的發展,還應用于光電器件、催化劑和傳感器等電子領域,將對未來產業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我國鈣鈦礦產業仍處于商業化發展初期,預計2026年將突破100億元。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刊原創內容之著作權為「中國半導體照明網」網站所有,如需轉載,請注明文章來源——中國半導體照明網;如未正確注明文章來源,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復制、轉載、散布、引用、變更、播送或出版該內容之全部或局部。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誠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意見反饋 | 網站地圖 | RSS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