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中美兩國發布《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宣布就關稅問題達成重大階段性協議。根據協議,中國將把對美國商品的加征關稅稅率從125%降至10%,美國則把對中國商品(含港澳地區)的關稅從145%削減至30%。雙方同時建立常態化經貿磋商機制,標志著持續數月的貿易緊張局勢首次出現實質性緩和。
此舉,也意味著美國對華LED產品綜合關稅從最高145%降至30%,中方同步降低對美相關產品關稅至10%。這一突破性進展標志著中美貿易摩擦的階段性緩和,也為全球LED產業貿易注入關鍵動力。
圖片來源:半導體照明網
關稅調整細則:從“對峙”到“破冰”根據協議,美方取消4月8日、9日行政令涉及的91%懲罰性關稅,并將4月2日行政令中的34%“對等關稅”調整為暫停24%執行90天、保留10%基準稅率;中方對應取消91%反制關稅,同步暫停24%報復性關稅。
調整后,美國LED產品實際關稅區間為30%-55%(疊加基礎關稅及301條款),較此前超100%的疊加稅率顯著下降。值得關注的是,90天談判觀察期成為后續關鍵變量。美方保留的10%基準稅及暫停的24%關稅可能隨談判進展動態調整,企業需警惕政策反復風險。
關稅降低將直接推動LED產業國際貿易市場回升。美國作為中國LED產品的核心出口市場之一,其關稅政策的松動將顯著改善中國企業的市場準入條件,也將帶動東南亞、中東、非洲等LED新興市場出口貿易的新的市場增長。國際貿易政策的變化加速向產業界傳導,在當前關稅降低的情況下蘊藏機遇,同時可能存在其他貿易壁壘或者匯率波動等風險。外貿企業應當合理安排生產和訂單,加強與客戶和供應商的溝通與協作,確保在擴大出口的同時,能夠有效應對可能出現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