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级在线_欧美一日本频道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精品视频9_欧美性生交大片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產業資訊 » 產業 » 新型顯示 » OLED » 正文

OLED與全息超表面首次結合,新研究解決全息技術普及難題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5-09-01 瀏覽次數:207

近日,圣安德魯斯大學公布了一項全息顯示研究,該技術未來或可改變智能設備、通信、游戲及娛樂行業的現有形態。在《光:科學與應用》(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期刊發表的一項研究中,該校物理與天文學學院的研究人員將全息超表面(HMs)與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s)相結合,研發出一種新型光電子設備。

此前,全息圖的制作一直依賴激光技術。而研究人員發現,采用OLED與全息超表面的組合方案,不僅流程更簡便、設備體積更小巧,成本也可能更低,且更易于推廣應用——這一突破成功解決了阻礙全息技術大規模普及的核心難題。

文章指出,OLED是一種薄膜器件,目前已廣泛用于制造手機屏幕及部分電視的彩色像素。作為一種平面面光源,OLED還在光無線通信、生物光子學、傳感等新興領域嶄露頭角:其與其他技術的高度兼容性,使其成為打造小型化光基平臺的理想選擇。

全息超表面則是由“超原子”構成的薄平面陣列,每個“超原子”的尺寸約為一根頭發絲直徑的千分之一。這種結構專門用于調控光的特性,可用于制作全息圖,應用場景覆蓋數據存儲、防偽、光學顯示、高數值孔徑透鏡(如光學顯微鏡)及傳感等多個領域。

不過,此次研究是首次將兩種技術結合,用于制造全息顯示的基礎組件。研究人員發現,若對每個“超原子”的形狀進行精細設計,使其能夠控制穿過自身的光束特性,它便能成為全息超表面的一個“像素”。當光線穿過全息超表面時,其特性會在每個“像素”位置發生細微改變。

借助這些特性變化,結合光的干涉原理(即光波相互作用時會形成復雜圖案),就能在超表面的另一側呈現出預先設計好的圖像。該校物理與天文學學院的伊弗?塞繆爾教授表示:“我們很高興能為OLED技術開辟這一新方向。將OLED與超表面結合,也為全息圖生成及光調控提供了全新思路。”

物理與天文學學院納米光子學教授安德里亞?迪法爾科指出:“全息超表面是調控光特性的最通用材料平臺之一。通過這項研究,我們掃除了阻礙超材料進入日常應用的關鍵技術障礙。這一突破將推動全息顯示架構升級,為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新興領域的應用帶來質的飛躍。”

同樣來自該學院的格雷厄姆?特恩布爾教授補充道:“傳統OLED顯示屏通常需要數千個像素才能呈現簡單圖像,而這種新方法僅用一個OLED像素就能投射出完整圖像。”在此之前,研究人員僅能利用OLED制作極為簡單的圖形,這限制了其在部分場景中的應用。而此次突破為研發小型化、高集成度的超表面顯示器提供了可行路徑。

(來源:IT之家)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刊原創內容之著作權為「中國半導體照明網」網站所有,如需轉載,請注明文章來源——中國半導體照明網;如未正確注明文章來源,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復制、轉載、散布、引用、變更、播送或出版該內容之全部或局部。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誠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意見反饋 | 網站地圖 | RSS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