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照明企業逐漸趨向理性
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副秘書長 耿博
LED行業經歷去年的不景氣,今年三月以來,市場回暖跡象明顯。封裝環節可以說是行業市場的晴雨表,因為它承上啟下,我接觸到的一些封裝企業訂單出現排隊情況;上游芯片企業產能利用率回升跡象也很明顯,特別是最近看到三安擬新增20臺單腔機氮化鎵MOCVD設備,德豪潤達也在擴充LED芯片產線;這說明行業開始回暖,如果是在不景氣的情況下根本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
但市場好了,并不是所有企業都隨之受益,特別是一批中小型芯片企業日子并沒好過,這說明走規模化道路、集中比拼實力是今后企業發展的一個動向。尤其對于上游技術與資本密集型企業,持續比拼的不僅包括技術創新,還有資本整合、資源運作的能力。
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副秘書長 耿博
從本次光亞展企業展出的照明產品的技術層面來講,有幾個特點,一是智能化趨勢明顯,很多企業開始由單純的功能性照明向智能化的調光、調色發展,還增加了WiFi無線上網功能。二是COB模式成為封裝主流,中功率的封裝器件基本已被大家認可為主流的封裝技術或市場選擇。在產品方面,由于參觀過的展位數量有限,尚未發現太多讓人眼前一亮的產品。
當下LED照明行業的發展,個人覺得存在兩個較大的問題。一是產品質量的規范。現在產品質量標準參差不齊,3W的球泡燈,售價在6~30元之間不等,而3W的燈管售價在28~100元之間不等,混亂的產品價格已對消費者形成誤導。個人一直不認為這是標準缺失造成的,大家平時所說的標準是狹義的標準,一般泛指有GB等編號的,除了標準外還要有有效的監管方法、手段,即除規范性文字,還要有評價尺度、評價機構和公認的評價方法。現在廣東招標有自己的一套標準,國家招標有國家招標的一套標準,地方工程業主又有自己的一套,不管用哪套,關鍵是通過什么樣的杠桿和手段,通過一些機制來保障標準執行。當前行業發展最重要的是培育應用,應用最重要的是用戶的信心和認可,這主要體現在質量和價格方面,消費者需要性價比高的產品。
還有一個問題是國內很多行業都存在的,即行業一熱則一哄而上,行業一冷就一拍即散,因此企業做高科技產業需要能耐得住寂寞,還要保持理性。任何一個行業都有合理的毛利,企業要尊重行業發展的經濟規律并給予寬容與理解,誰也不希望LED產業像光伏產業那樣經歷一夜暴富后隨即一夜破產。市場發展規律印證,最終存活下來的都是比較理性的,這一點業界要向日本的日亞化學學習,從來都是扎扎實實、逐步有序發展,它很少宣稱自己要做全球最高或最亮的產品,但毋庸置疑它依舊是全球最強大的LED企業之一。
對于行業下半年發展,個人持比較樂觀態度。市場總量一定是增長的,比如很多商業場所,尤其是高端商業場所,已都是直接采購、使用LED照明產品。此外,合同能源管理等商業模式還是主要集中在戶外、工業照明等場所,但這一模式是過渡期的產物,不會持續太久。目前一般的EMC合同期約為5-10年,按LED技術發展規律來看,以后LED照明產品價格可能會降到跟節能燈一樣,那時業主則更愿意直接購買相關產品。雖說行業發展總趨勢是好的,但從單個企業發展上來說則不好判斷。去年19家LED主營業務公司,只有兩三家完成了年初預期的業績利潤增長目標,其他的都大幅下降。所以我覺得還是得理性看待LED行業發展。現在上市公司已經比較多了,包括下一階段將重新開啟IPO市場,到底能交上一份怎樣的答卷,這是企業自身需要認真考慮的一件事情。我覺得經歷了前期的高調與下滑,在下一輪產業競爭中,企業面對市場、面對機會應該會相對更理性、穩健一些。
LED照明產品會走“輕薄小巧”路線
廈門華聯電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葉立康
通常行業展會是行業未來3-5年發展的風向標,此次光亞展,LED照明產品超過90%,由此可預見LED照明產品在照明市場的滲透率將逐年上升,且可能會比預想速度更快,這需要業界做好充分準備。
我認為LED照明產品會走“輕薄小巧”路線,產品去電源化、光源的自散熱以及COB LED的大量應用將成為趨勢,人們會更加關注流明成本;光色品質要求越來越高,顯色指數大于80、光斑均勻無眩光以及色容差小于5個SDCM已成為室內照明產品的基本要求;情景照明、植物生長、醫用等功能照明以及智能照明等體現LED創新價值的LED照明產品將成為閃光點。
廈門華聯電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葉立康
在光亞展上,我主要關注LED封裝產品,其中記憶深刻的有:EMC LED已成為LED主要的封裝形式之一,有助于推動中大功率芯片的應用,提高LED產品的性價比;由RGB、RGYB、RGBW等組成或幾種色溫的白光組合,形成色溫可調的COB或模組光源;高壓低電流器件或模組,以及帶電源或調光控制單元的模組,方便整燈企業應用;臺積固態照明的芯片倒裝共晶去鍵合線產品,提高散熱效率,實現了芯片超電流密度應用;還有旭明的大功率紫外功率器件、晶電的水晶燈芯片方案等。
LED行業在發展過程遇到市場競爭無序、結構性產能過程、標準滯后等系列問題是很正常的。在即將迎來LED照明應用爆發性增長的時候,我們將面臨兩大挑戰:
第一,定位的挑戰。傳統照明市場充分競爭所形成的生存格局是少數光源制造商和大量分布在不同地域、應用于不同細分市場的燈具制造商;LED照明行業最終也將形成由少數產業鏈上游和標準光源企業、多數燈具和特種照明應用企業組成的格局。因此,我們每個企業需要認真思考,根據自身的優勢和能力,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細分市場或創新市場,只有做專并做到行業前幾名方可生存。
第二,LED照明技術和成本變化快的挑戰,特別是顛覆性技術出現,將帶來生產方式的革命,因此我們一方面要把性價比高的產品盡快推進市場,另一方面要跟上行業發展步伐,規避技術、成本變化可能引起的經營風險,做強技術,升級產品和市場。
對于下半年的LED照明市場,我持看好態度。首先,今年LED照明市場需求在快速增加,月產能大于100萬支LED燈泡的企業越來越多,海外市場需求強勁;其次,20~30W的商業照明LED產品售價已與傳統照明產品售價相當,低功率的LED燈泡最新方案的成本已接近節能燈的售價,甚至大功率的工礦燈、路燈也有與傳統照明產品售價接近的LED照明方案,這些都是引爆LED照明市場的關鍵點;再次,國家和各級政府出臺的許多鼓勵推廣LED照明產品的政策,將有力拉動國內LED照明市場的發展。
價格平民化的趨勢會推動LED燈具普及
杭州杭科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嚴錢軍
在“十二五”規劃節能減排的基本理念指導下,LED迎來了照明行業應用普遍化的新階段。此次光亞展上,看到不少同行也在進行增大發光角度、提高發光效率的努力,嘗試了一些新的技術和產品形式。行業的發展有賴于每一個業內參與者的努力和進步,杭科也在此次展會上推出了全光束2835燈珠、大角度1520燈珠、陶瓷基COB、玻璃基COG、遠程熒光粉模塊、帶防雷IC驅動的路燈模塊等新產品。
目前,已有許多傳統照明企業轉型進入LED照明產業,因此LED照明產業的發展已走向新形勢、新階段,也將面臨新機會、新挑戰。一方面,技術逐步成熟之后面臨同質化問題,企業需要在差異化上做文章,做體現LED優勢的創新;另一方面,更多的傳統照明企業進入后,會帶來新的發展觀念和模式沖擊,在品牌建設、渠道建設、生產模式、產品創新等方面會帶來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動行業繼續發展壯大。
杭州杭科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嚴錢軍
今年的整體形勢應該較為樂觀。一方面,在不斷變化的國際形勢下,國內整體經濟大勢不斷向好,因此今年一二季度LED行業整體行情明顯轉暖,這個趨勢短期內應該不會減弱;另一方面,在多年的醞釀和積累之后,照明市場的啟動已經非常明顯,價格平民化的趨勢會推動LED燈具普及,照明市場是一個容量巨大的市場,LED照明在以后的幾年內都會持續發展。
看好下半年市場增長
英飛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張華建
從近期市場表現來看,LED照明市場的爆發或漸行漸近。目前,照明的應用類型更加開放,這也折射出LED應用的范圍得到了更深入擴展,延伸至更多的領域和細節,并且出現了更多智能、富有創意的應用范例。
隨著LED光源替代傳統光源改造項目的推進,控制系統需要能夠兼容傳統照明和LED照明,但目前LED驅動能夠全面兼容Dali控制系統的解決方案,或者能滿足多路需求的室內外驅動器還不多。英飛特近期推出了兩類產品:一是滿足全球不同標準的電源新產品,例如滿足北美的480Vac輸入電壓、滿足北美Class 2和歐洲Class II的系列產品;二是智能解決方案,包括可調智能電源、Dali解決方案等。
英飛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張華建
此外,目前LED產業的價格競爭非常激烈,企業在求生存的同時,需要共同維護市場秩序,不應為降低價格犧牲品質,惡性競爭最終會導致市場的衰落。對于市場未來的預期,我認為三四季度的市場發展將會比前兩個季度更為活躍,原因在于國內政府推動力度會加大。
國際環境好轉,尤其是美國經濟的復蘇,會帶動海外市場的回暖。2013年上半年產業經歷了一段甜蜜的發展期,如果下半年能繼續發力,則今年就是LED照明市場表現最好的一年。雖然LED市場本身有一定的周期性和不確定性,但下半年極有可能以強勁增長的態勢回應利好。
行業洗牌還將持續
德泓(福建)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總裁 王勤榮
經過近幾年的探索和總結,許多企業已明確了自身的定位,有些在積極樹立品牌,有些在細分市場已占有一席之地,同時也有不少企業退出了LED行業,這種分化的趨勢在未來兩到三年將伴隨著行業洗牌更加凸顯。
德泓(福建)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總裁 王勤榮
根據2013年上半年的市場表現,應用技術已趨于成熟,燈具特色逐漸顯現。LED照明智能控制,如手機WiFi調光、調色等技術已逐漸成為主流。下半年隨著政府關于公共照明使用LED產品政策的推進,需求將會進一步擴大;而酒店、家居對LED產品的接受度也將提高;國際市場方面,由于近幾年白熾燈淘汰的步伐已釋放出較大市場空間,綜合以上的利好,相信下半年LED市場將會放量增長。
在技術發展、市場需求擴大的同時,我們也應看到價格戰仍在持續,我認為企業不應盲目加入價格戰,對產品、市場、營銷模式理性地定位,提高品質、加快創新步伐,有序競爭,才是企業生存之道。
提高LED芯片單位成本流明值仍是努力方向
華燦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兼研發部經理 王江波
LED在照明領域滲透率越來越高,從外延芯片角度來講,提高芯片單位成本流明值是芯片企業今后的發展方向。
外延芯片企業希望在低成本的條件下獲得較高的光通量,因此企業會降低芯片尺寸,提高電流密度。這就要求我們在設計外延芯片時,重點關注其如何在大電流密度下有穩定的高效率輸出。此次光亞展,首爾半導體推出500流明的“nPola”產品,很好地解決了芯片在大電流下提升效率的問題,但襯底材料氮化鎵成本較高。如何在降低成本的同時實現芯片大電流下效率提升是企業努力的方向。
華燦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兼研發部經理 王江波
此外,新世紀、晶元等廠商關注的重點有兩個:一是倒裝芯片,一是高壓芯片,這也是芯片企業在技術和產品上開發的重點。此外,我對飛利浦智能化OLED產品的印象較為深刻。
目前LED照明行業主要面臨兩個問題,一是提高技術,二是降低成本,這是大家需要面對與解決的永恒問題。關于提升企業實力,我認為企業應該從以下兩方面著手:一方面提高自己的技術能力,在技術上達到領先水平;另一方面實現規模化生產,通過管理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做好這兩點,企業的競爭力會有所提高。
就目前形勢來講,LED照明行業發展趨勢還是向好的。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行業處于一個相對低谷期,但現在無論是LED在照明領域的滲透率還是各企業的新產品推出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產業整體水平的提升需要企業的合作、交流
天寶集團國際有限公司總裁特別助理 劉選忠
2013年被業界認為是LED產業發展的關鍵一年,為了順應市場成熟度的提高,企業研發的燈具種類越來越廣泛,配套器件也更加齊備,但產品種類仍集中在道路照明、工礦照明和室內照明等領域。未來,包括農業、醫療在內的特種照明也將是具有發展潛力的領域。
從技術角度講,國內企業的技術和工藝與歐美、日韓甚至臺灣仍有一定差距,雖然國內企業已經在積極探索應用領域的技術突破,但上游技術從根本上制約著下游應用產品的性能,因此上游技術的提高是我國LED產業整體水平提升的關鍵。
天寶集團國際有限公司總裁特別助理 劉選忠
目前業內廣泛關注的智能控制系統,已經有許多企業在著手研究,由于國內軟件方面人才濟濟,我相信在控制系統方面不久將有所突破;而硬件方面,國內的LED驅動電源尚未完全形成頂尖隊伍,正在從不成熟走向成熟,市場需要節能、高效、高可靠性的電源產品,這種需求會促使LED驅動電源經過一至兩年的淘汰,篩選出優質的電源供應商。與此同時,電源標準的成熟和實施,以及燈具的標準化將共同促使驅動電源走向模塊化、標準化。
值得注意的是,產業內的惡性價格戰已經造成了可靠性低、質量差的產品在市面上流通,這樣的產品最終將導致照明燈具壽命短、維護成本增加,無益于產業的良性發展。如果通過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的引導和平臺的搭建,增加國內企業的交流與合作,共同提高國內LED產業的水平,才能有實力與國外巨頭進行競爭。
對于年內市場的展望,我認為隨著新設施、新建筑的興起,LED照明產品將會被廣泛采用;同時替代市場也會逐漸放量擴大,因此7-11月將是下半年發展的黃金階段。
產品創新需要被更多企業所重視
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北京研發中心協調員 Sau Koh
從近期的展會可以看出,隨著半導體照明產業的發展,已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將目光投向光品質的提升;另一方面,照明智能控制也成為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這是目前行業的主流趨勢。
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北京研發中心協調員 Sau Koh
在產品方面,封裝領域近期有不少企業表現不俗,特別是在QFN封裝器件上有所突破,例如臺積電的QFN封裝樣品,其結構不僅適用于中功率封裝,也可用于大功率封裝;應用領域的新品也層出不窮,例如Philips推出的OLED交互式鏡子使業界看到了OLED應用的新進展。
此外,規格與標準已成為業界討論的熱點話題,這也是引導、規范產業走向良性發展的重要因素。這一領域國外已走在前列,如Zhaga推行的規格接口,而國內也在積極推行標準化進程。
雖然許多企業已在提高LED產品光效的同時尋求產品方案的創新,但目前產品同質化現象仍然較為嚴重,產品創新需要被更多的企業所重視。今后,隨著價格的持續降低和功能應用的多樣化,LED照明的市場滲透率將持續增長,產業發展前景仍被看好。
LED產業格局正在發生巨變
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咨詢部 劉毅
無論是從光亞展廠商的表現還是2013年上半年產業實際運行情況看,經過2012年的洗禮,LED產業的格局已經開始轉變。在資金、規模、技術及渠道方面具有優勢的企業在行業中的地位更加凸顯,對行業發展的影響力也進一步增強。LED照明替代市場日漸成熟,市場空間進一步打開,照明應用已經成為驅動LED產業發展的主導力量。
上半年,隨著照明大廠陸續加入到產品價格戰,LED光源產品的價格已經逼近傳統產品,LED照明市場被進一步打開,也使得LED照明時代提前來臨。光亞展中展示傳統光源的企業已經大幅縮減,絕大部分照明企業已經轉型。伴隨臺企和韓企憑借技術和規模優勢的介入,打造自身的渠道和終端品牌,使得國內照明行業原有的格局被打亂,競爭形勢更加的激烈和復雜。
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咨詢部 劉毅
對國內LED照明企業來說,梳理清楚自己的核心資源,形成清晰的產品和技術路線,打通流通渠道,塑造自己品牌形象是2013年及今后產業競爭中最為關鍵的事項。在光亞展中,規模企業無不極力展示自身的品牌形象,服務由產品層面提升至解決方案層面,場館的體驗功能也明顯增強。
預計下半年,渠道的爭奪依然會異常激烈。但傳統照明時代的發展模式不可能再簡單的復制,網絡消費時代整個3C、家居、建材等行業的渠道模式都在進行升級,LED照明也不會例外,這將進一步考驗LED照明企業的渠道整合能力。同時,跟進產品質量、服務、物流等方面的能力,也將成為影響企業品牌及渠道建設成敗的重要因素。
封裝環節企業短期內受益于下游市場的放量,訂單飽滿。致力于照明應用的封裝企業獲得了較好的發展。但封裝環節的技術路線最為多樣化,新的材料和封裝技術更新速度已經明顯加快,行業進入技術革新推動階段。倒裝封裝技術、白光芯片、Wafer級系統集成封裝等技術關注度進一步提升,封裝產業鏈環節工藝鏈條體現出被壓縮的趨勢。預計在未來的封裝企業中,具有持續研發創新能力,能夠憑借新材料、新技術獲得競爭優勢的企業,將獲得更長遠的發展。
上游外延芯片環節雖然總體產能依然處于過剩狀態,但2012年的高庫存壓力已經得到有效緩解,企業的開機率大幅提升。大企業的規模效益已經顯現較強的競爭優勢,中小規模企業生存壓力大幅增加。預計隨著大企業技術的提升和產能的進一步釋放,中小企業將會進一步被洗牌或整合。
預計到2014年,隨著中小企業落后產能的淘汰和照明應用的進一步放量,國內的產能過剩狀態將會明顯改善。不過,隨著韓企、臺企將業務重心轉向大陸市場,競爭依然會非常激烈。為提升競爭力,國內外延芯片企業技術向大尺寸升級需求明顯,可能帶來新一輪的投資。不可忽視的是,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企業進一步打開出海口和來自專利方面的壓力會同步加大,海外并購和戰略合作已經成為上游企業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本文選自《半導體照明》雜志第4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