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建樓堂館所 高端燈具遭遇“星星滅燈”
政府過上了緊日子,燈具企業似乎也要勒緊褲腰帶生活了。
距離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黨政機關停止新建樓堂館所和清理辦公用房的通知》已經一個多月,而一些燈具企業也感受到了這一規定帶來的“寒意”。
對此,記者走訪調查北京的一些燈具市場后了解到,受禁建樓堂館所、樓市調控政策及經濟總體低迷等因素的影響,燈具行業也受到波及,尤其是高端燈具行業影響更大,銷量大幅下滑。
高端燈飾受影響
據了解,政府性的樓堂館所一般指辦公樓、會議樓、大禮堂、招待所、展覽館、紀念館、俱樂部、干休所、療養院及有較高級裝飾的干部宿舍和干部病房,以及以各種中心為名的此類項目,而燈具的安裝則是裝飾裝修中少不了的環節。
在北京十里河燈具城,一家較具規模的燈具品牌的銷售總監告訴記者,他們銷售的燈具中、低、高檔均有,因為主要針對的是以家庭為主的裝修市場,沒有涉及政府訂單,因此受影響程度不大。
不過他也告訴記者,樓市調控政策已經實施兩年多,作為房地產的下游產品,燈具市場還是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只是針對家庭為主的中低端產品銷量受影響程度不是很明顯,影響最大是高端產品。“高端產品的主要銷售對象是企業、高檔裝潢場所等,因目前經濟整體環境不是很好,這塊市場流失嚴重,高端燈飾的銷售也受到很大影響,銷量下滑了不少。”他說。
而一家主要以高端燈飾銷售為主的負責人則告訴記者,他們的燈飾都以高端產品為主,像施華洛世奇水晶的燈飾價格都很高。“之前市場好的時候,一個月的訂單有幾十萬元,但今年生意真的很難做,銷量大幅下滑。”他表示,“目前市場上受影響最大的就是高端產品,之前我們主要做高端酒店、高級會所等高端裝飾場所的訂單,今年以來訂單量明顯減少。”但他也告訴記者,對于深圳、廣州等燈具生產地來說,影響更加明顯,訂單量減少也更多。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以中低端產品為主的燈具企業靠走量經營,影響不大,基本穩定。高端產品雖然利潤較高,但滯銷后對商家造成很大壓力,現在房租、人工成本也在不斷上漲,如果市場持續低迷,不少燈具商家的生存將受到威脅。”該負責人說。
轉型LED?
面對政策帶來的影響,燈具企業該如何應對?
東莞某知名燈具企業企劃部負責人劉文遠告訴記者,公司會逐漸將業務從政府項目轉向民用項目,以規避市場帶來的風險。不過他也表示,政府性樓堂館所的停建,可能會在短期內對訂單產生影響,但從中長期看,企業依賴政府項目的格局將慢慢改變。
據了解,該燈具企業主要生產水晶燈,水晶燈作為燈飾中的“貴族”,被廣泛應用于樓堂館所、酒店、商場、別墅等高檔場所。劉文遠告訴記者,以前企業主打高端產品,但是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和人們對生活品質的不斷追求,水晶燈除了在一些高級娛樂場所和星級酒店被應用外,還受到越來越多家庭的追捧,現在公司也主推別墅豪宅、家居寓所里用的中低端水晶燈。
不過,他也向記者表示,傳統照明產品已經無利可圖。在終端市場上,幾乎每家都在賣傳統光源產品,其產品價格已經非常透明,所以企業轉LED是趨勢。在現代水晶燈市場上,只要水晶燈搭配LED光源就能賣出價錢,商家還是有利可圖的。
“我們銷售LED尖泡燈主要還是搭配銷售,如現在比較流行的現代水晶燈,如果全用LED產品,因產品價格貴,消費者會接受不了,但如果把LED尖泡燈與節能燈搭配,白天客戶只點亮LED燈,晚上節能燈與LED燈一起點亮,這樣顯得房間很亮堂。按照這種銷售搭配方式,LED尖泡燈可以與節能燈銷量各占一半。”劉文遠說,“光效好一點的LED光源價格很貴,消費者承受不起,但LED產品價格只比節能燈貴5元的時候,站在節能的角度思考,很多消費者會選擇LED光源。”
也有相關企業表示,終端市場傳統照明產品是有品牌可言的,消費者是沖著品牌購買,但是LED產品在市場上目前無品牌可言,消費者與商家都不知道LED照明企業有哪幾家是比較突出的。在無品牌的LED市場上,消費者與商家都只認價格,只要節能、光效過得去,就可以在市場上流通。
不過,某專門主打LED產品的企業負責人卻表示擔憂,近兩年LED產能已經過剩,國內LED照明企業非常多,大部分集中在行業下游的封裝領域,如果大批的傳統照明企業再和我們搶奪市場這一杯羹的話,無疑是給現有的LED照明企業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