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信息化局、經濟貿易委員會、質量技術監督局聯合發布LED優選產品供應商名錄,全省61家LED企業入選。
由于成本和科技含量較高,無論是室內照明,還是室外照明,所用LED燈具的價格普遍在傳統燈具的8-10倍。以室內照明用的燈泡為例,國際品牌飛利浦、松下等的一只燈泡價格在100元以上,國內的LED燈泡價格則普遍在40元左右,甚至不到30元。“真正做LED節能環保研發的企業,賣這個價格連成本都收不回。”業內一企業負責人無奈調侃道。
在這種情況下,國內LED行業洗牌從年初就已經開始。今年開春以來,廣東大批LED企業倒閉,清除了一部分過剩產能以及沒有競爭力的企業。
有了前車之鑒,同樣作為LED大省的福建,通過發布LED優選產品供應商名錄,旨在重點培養一批有實力的企業走上品牌之路,以增加區域品牌在終端消費市場的能見度。
福建藍藍高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黃爾南表示,“LED行業準入門檻低,法規不健全,目前整個行業呈現出前所未有的亂象,是時候該由政府出面干預整頓了。”
事實上,這也是相當一部分LED資深業內人士的觀點。尤其是能夠入選以及擬入選此次福建省LED優選產品供應商名錄的企業,其實相當一部分已在業內小有名氣,或企業成長性較好,但由于在終端消費市場缺乏能見度,他們要么被大品牌的光芒所掩蓋,要么被小廠家的促銷“拖下水”。
美菲(福建)電子照明有限公司一名負責人認為,無序的價格戰對行業最大的傷害,在于剝奪了市場中端企業的成長空間。目前,LED民用照明普及率尚不高,一般消費者缺乏辨別產品的能力,選擇呈現要么“品牌”,要么“低價”的兩種極端。真正想要購買LED產品的人群,會不惜以高價換品牌,而低端產品甚至是不合格品也能通過電商渠道找到自己的存活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