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级在线_欧美一日本频道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精品视频9_欧美性生交大片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產業資訊 » 企業動態 » 正文

晶電股權重置 三安光電是悲劇還是喜劇?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10-29 來源:OFweek半導體照明網瀏覽次數:1460

       10月28號,據臺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公告,晶電合并璨圓后,璨圓原最大單一股東三安面臨股權處置方案已確定,三安所持有的璨圓的19.77%股份,將轉換取得晶元光電3.1%股權。還有,投審會再次搬出“四不”原則要求三安光電遵守,包括不得要求轉移IP、不得進行人才挖角、不得要求介入取得經營權、不得要求技術移轉等四原則。一旦違反前列原則,將強迫三安撤資。

晶電威逼三安光電?

       投審會執秘張銘斌表示,由于晶電是臺灣LED龍頭,地位與璨圓不同,所以三安股份轉移案經過特別嚴格審查,同時做出附帶條件,三安必須遵守不得要求轉移IP、不得進行人才挖角、不得要求介入經營權、不得要求技術移轉等“四不”,若三安違反條件,將可強迫撤資。

       眾所周知,2012年,三安光電認購璨圓私募股份,占比達19.77%,成為璨圓最大單一股東,三安光電是首家中資參股國內LED廠,并一度傳出三安等待修法后將拉高參股比率,引發中國LED廠侵臺話題。還不到2年,今年6月因晶電迎娶璨圓,原三安持有的1億2千萬股璨圓股份,經3.448比1股比例換股,轉換為晶電3.1%股權。

       這出“死對頭變股東”戲碼,也引發外界憂慮身為第二大股東的三安是否會圖謀不軌。晶電董事長李秉杰日前強調三安并無撼動經營權能力,目前萬海股權占7%、三安占3%、億光與聯電分別占1.8%與0.8%,三安身為晶電第二大股東,投審會的“四不”是否能確實執行,備受外界關注。

       晶電并購璨圓目標很明確,吸收了璨圓,它就成了晶電制勝別人的武器,不吸收璨圓,它就成了晶電占領市場的阻力和市場競爭中的敵人。然而,三安光電還是“躺著中槍”,作為璨圓的第一大股東,控股璨圓19.9%,如今璨圓成了晶電的全資子公司,而且三安光電和晶電還是死對頭,晶電這樣的“股權處置方案”,如何讓人看懂?如今晶電并購璨圓,而且股權處置方案明顯對三安光電不利,三安光電是如何處理?未來三安光電與晶電的對抗又是怎樣呢?

       6月30日,臺灣地區兩大LED上市企業同時宣布并購方案:晶元光電以換股形式合并吸收璨圓光電,璨圓光電由此成為晶元光電全資子公司。根據晶元光電與璨圓光電兩家公司的公告,璨圓光電將以3.448股普通股換晶元光電增發的1股普通股,股份轉換基準日暫定為2014年12月30日。璨圓光電原股東全部換股完成后,晶元光電將持有璨圓光電100%股權。

       在晶電并購璨圓的同時就有業界同行認為并購案對三安有不利的影響,一位不愿署名的外延芯片廠家負責人表示,晶電收購璨圓無疑是給三安光電來了一個下馬威,特別是在產能追趕之路上,加上璨圓現有的版圖,晶電體系的產能規模絕非三安光電能追趕得上,這一招意在嚇退后來追趕者。

       “看來三安完全被璨圓擺了一道,晶電這一招太高,把頭號對手變成股東。”一位LED行業分析師表示,“晶電是君主,三安是霸主,各據山頭,一時半會應該難以影響彼此,上策是各攻彼此熟悉的市場,中策是三安木馬屠城,下策是晶電操縱股權驅趕三安。”

       伴隨著中國內地利好政策釋放,而產業鏈也逐一完善和升級,為LED產業發展提供很好的溫床,無論是終端市場,還是產業環境,都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企業涌向內地。內地快速崛起的芯片產業勢必成為臺灣芯片企業的眼中釘,但是市場往往很殘酷,而大陸芯片企業具備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優勢。

       從盈利現象來看,大陸芯片企業雖然不理想,但是營收規模卻有大幅都上升,也就意味著市場占有量正在變大。近幾年,中國內地芯片產業,快速崛起,早幾年,內地封裝企業賣器件,還把“使用晶元芯片”作為賣點,如今這句話早已成為浮云。

       由于LED晶片廠第3季步入TV背光傳統淡季,面臨庫存調節壓力,而且晶電營收能力不斷減少,也許晶電想打擊三安光電,重新整合資源鏈,開發大陸市場,以挽回昔日霸主地位。

晶電:規模擴大 營收卻減少

       晶電合并璨圓之后,盡管營運規模順利壯大,但晶電近幾月來的營收財報表現卻不如預期。由于LED廠商連續數年大幅擴產、液晶電視市場動能減緩、LED照明成長速度一度不如預期導致LED產能過剩與價格大跌,因此晶電營運狀況陷入低潮其。李秉杰坦承,9月不如預期,現在看起來照明庫存比較多,要等12月圣誕節的銷售旺季,看市場消化的狀況。他表示,去年LED照明泡燈及燈管用晶片市場規模約5億顆,今年預估10%滲透率,那LED照明晶片的需求約在10-12億顆。

       根據晶電公布的7、8、9月的營收金額,是逐月減收的。晶電同步公布的7月營收達27.86億元新臺幣(人民幣約5.71億元),比6月的28.2億元下滑,比8月減1.2%。8月營收,約25.75億元(折合人民幣約5.27億元),比7月減7.5%;9月營收為22.69億元(折合人民幣約4.57億元),比8月減11.9%。

       晶電表示,由于TV背光從第3季開始步入季節性淡季,導致第3季出現調整庫存的壓力,影響營收表現。

晶電合并璨圓后每個月營收金額

晶電的并購之路

       2005年,晶電合并國聯是著眼于技術,因為國聯有一些專利可以彌補晶電的不足。這個合并案可說是天作之合,并購速度快,成效也很快展現。

       2007年,晶電與聯電旗下的元砷光電和連勇合并,我們著眼的是元砷在中國大陸的市場。當時晶電在大陸的營收只占10%,而元砷的大陸營收占其營收七成。今天晶電在大陸的年營收有五、六十億元,高于當時合并時的20億元左右,顯示這幾年是有成長。

       2010年,晶電收購廣鎵光電,當時晶電在中高階市場已有一定位置,晶電想通過廣鎵發展中、低階市場。但由于股權結構不對,晶電總持股約50%,許多重要策略的問題只能在董事會討論,而營運實質面的執行都不宜進去干涉。

       2012年,晶電決定要100%收購廣鎵,將廣鎵納入晶電的子公司并下市。但大陸低階市場已被當地LED廠捷足先登。廣鎵成為100%的子公司后,營運已上軌道,今年上半年已開始獲利。這也說明了為何其他地區的水平并購大部份要100%買斷或絕對主導,因為這樣沒有小股東利益沖突問題,營運決策才會有效率。

       2014年6月底,晶電又宣布將以1:3.448換股比例合并璨圓,股份轉換基準日暫定2014年12月31日,璨圓成為晶電100%持股子公司。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刊原創內容之著作權為「中國半導體照明網」網站所有,如需轉載,請注明文章來源——中國半導體照明網;如未正確注明文章來源,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復制、轉載、散布、引用、變更、播送或出版該內容之全部或局部。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誠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意見反饋 | 網站地圖 | RSS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