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2015年全國LED顯示屏市場分析》報告指出:“受國家宏觀經濟下行形勢的影響,行業整體增長幅度進入調整時期。2015年度,全國LED顯示應用行業總體規模持續提升,全行業年度市場總額320億元,同比2014年度的302億元增長了5.9%,增長幅度較2014年略有下滑。”
同時,報告還提到,“未來一段時間,行業內將在骨干企業和上市企業的主導下進行資源配置、要素重組和市場調整”。
數據顯示,從2013年開始,LED顯示屏行業的兼并購金額逐年快速增長,2013年這一數值是26億元;2014年是60億元,并購標的數量及并購金額同比倍增;2015年并購金額超過100億元。
的確,當前國內LED顯示屏行業已經進入了深度調整的新階段。野蠻式的增長、跑馬圈地式的發展、暴利經營的模式已經告一段落。從增量競爭到存量競爭,由最初的粗放競爭逐漸轉向以資本、技術為代表的綜合實力的競爭,企業綜合實力、品牌的競爭決勝要素逐步強化。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受到嚴重擠壓,生存壓力陡然增大,被控股、并購已經成為了一道無法擺脫的難題橫亙在這些企業發展前進的道路上。
從2014年開始,以六大LED顯示屏上市公司為代表的并購大軍就在行業內掀起了一股“并購”浪潮,2015年并購金額超過100億元。并且毫無停息的跡象,2016年上半年行業內的“并購”事件也頻頻傳出:
5月9日,艾比森擬出資450萬元美元收購Artixium51%股權
5月20日,洲明科技100%控股藍普科技;
6月8日,聯建光電斥資6.6億再購三標的布局數字傳媒;
6月14日,雷曼股份收購澳超勁旅紐卡斯爾噴氣機俱樂部100股權;
6月21日,洲明科技與深圳市奇境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主要從事VR技術研發和應用)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6月28日,木林森3億元增資開發晶持股比例升至25.50%
6月29日,利亞德擬3.5億元收購中天照明100%股權;
7月13日,奧拓電子100%收購千百輝;
7月13日,雷曼股份擬參與合作投資進軍VR主題樂園;
7月28日,東山精密擬40億并購美企MFLX
一般來講,企業通過橫向并購可以帶來規模經濟效應,提高企業的市場占有率,打壓競爭對手,提高企業所在領域的進入壁壘和企業的差異化優勢,如洲明收購雷迪奧、藍普科技;通過縱向并購可以做大最強LED產業鏈,實現產業鏈各個環節資源的深度整合和優化,提高企業的整體競爭力,如木林森持股開發晶;跨界經營能使企業以較低成本實現多元化發展,分散公司主營風險,實現業務轉型,如奧拓電子收購千百輝,跨界照明;跨國并購則能為企業挖掘更大的市場和盈利空間,如利亞德收購美國平達電子及PLANAR。
無論是何種形式的并購,都是企業自身發展戰略的一部分,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需要,甚至是企業在發展到了一定的階段之后,其作為市場競爭主體要保持持續的競爭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為“局外人”,作為這個行業圈子內的一員,我們更感興趣的是:這輪“并購”潮還能持續多久?這輪“并購”潮過后,行業又會呈現怎樣的一番格局和面貌?還有多少中小企業能夠生存下來?國內LED顯示屏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會不會得到明顯的提升?這是我們期待的,也是我們愿意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