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坦言,聚燦光電存在嚴重依靠政府補助撐業績的情況。若公司不再具備相關優惠或補助條件,不但其利潤水平直接受到重挫,還可能對公司的經營發展造成巨大的負面沖擊,進而影響公司的長遠健康發展。
近日,聚燦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聚燦光電”)在證監會官網披露了招股書,意味著聚燦光電向A股市場正式發起沖擊。不過,籌劃上市的聚燦光電近幾年經營業績波動較大,尤其是政府補助在業績中的占比較重,頗有一番“吃軟飯”之意。除此之外,受整體行業競爭加劇的影響,聚燦光電的主營產品銷售價格連續下滑,導致公司主營產品毛利率持續走低。有業內人士表示,如果聚燦光電未來主營產品的價格繼續下降,公司未來的發展或將面臨一定的壓力。
政府補助粉飾業績
擬登陸創業板的聚燦光電,在營收穩固攀升的背后卻隱藏著一些“貓膩”,難免讓投資者對公司盈利能力產生一定的質疑。
據聚燦光電披露的招股書顯示,近三年公司的營業收入呈現穩步增長的態勢,2014-2016年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約為2.96億元、3.51億元和4.8億元,2015年和2016年營業收入分別較上年增長18.81%和36.61%。然而,北京商報記者發現,業績增長的數字背后似乎存在一些“假象”。數據顯示,2014年、2015年以及2016年,聚燦光電的營業利潤分別為3852.82萬元、621.53萬元以及3554.17萬元,利潤總額分別為6503.1萬元、2716.26萬元和6945.85萬元,以此粗略計算,報告期內,聚燦光電的營業利潤占利潤總額比例并不高。
通過對比后發現,出現上述情況與聚燦光電近幾年獲得政府補助有關。2014-2016年期間,公司計入營業外收入的政府補助金額分別為2533.8萬元、2678.37萬元和3320.45萬元,占當期利潤總額的38.96%、98.6%和47.8%。
數據顯示,聚燦光電在2014年、2015年以及2016年分別實現歸屬凈利潤約為5704.58萬元、2341.73萬元和6060.85萬元,而對應的扣非后的凈利潤分別為3400.49萬元、1515.76萬元和3164.25萬元。不難看出,在2014-2016年期間,聚燦光電的非經常性損益金額對公司的經營成果有著重大影響,而公司非經常性損益主要為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在2014-2016年,聚燦光電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分別為2533.8萬元、2678.37萬元和3311.62萬元。
對此,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坦言,聚燦光電存在嚴重依靠政府補助撐業績的情況。若公司不再具備相關優惠或補助條件,不但其利潤水平直接受到重挫,還可能對公司的經營發展造成巨大的負面沖擊,進而影響公司的長遠健康發展。
針對政府補助的有關問題,首創證券研究所所長王劍輝在接受采訪時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政府補助包括研發、市場營銷、基建投資甚至是稅收返還等多種情況,如果說是一家已經成熟的企業,在面臨暫時的困境時,比如鋼鐵行業,依靠政府補貼維持盈利或者微利水平,政府可能通過稅收返還等特殊一次性補貼來保證該企業不會倒閉,起到一個維穩或者順利轉型等作用。尤其是和當地經濟社會穩定密切相關的企業,政府的補助可能會高一些,在這種情況下,依靠政府補貼謀求盈利短時間內是可以接受的。目前的情況看,聚燦光電還屬于正在成長中的企業,過度依賴政府補助實現盈利值得商榷,投資者也要慎重。
主營產品售價連續下滑
除了靠政府補助粉飾業績外,受市場行情的影響,聚燦光電的主營產品銷售單價出現連續下滑的趨勢,公司未來發展或存在一定的隱憂。
作為一家LED芯片制造商,聚燦光電主營收入主要來自于LED芯片及外延片的銷售,數據顯示,2014-2016年芯片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37億元、2.45億元和2.86億元,占比分別為90.13%、77.44%和68.92%。外延片在2014-2016年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025.79萬元、5187.51萬元和1.05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9%、16.42%和25.23%。
受LED行業尤其是外延芯片環節總體產能相對過剩、行業競爭加劇影響,公司LED芯片及外延片產品銷售價格出現較大幅度下降,數據顯示,芯片在2014年的銷售單價為314.83元/片,而在2015年和2016年,該產品的銷售單價分別為224.95元/片和143.51元/片,2015年的銷售單價較2014年同比下滑28.55%,2016年芯片的銷售單價同比下降超三成。
此外,聚燦光電外延片產品的銷售單價也出現了連續下滑的情況。數據顯示,聚燦光電的外延片銷售單價在2014年時為170.7元/片,在2015年時降至127.02元/片,同比下滑約25.59%。而到了2016年,該產品銷售單價的跌勢依然在繼續,降為93.57元/片,同比降幅為26.33%,三年的時間里,外延片的銷售單價累計跌幅高達45.18%。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公司的營業收入不斷增加,不過在公司主營產品銷售價格持續走低的情況下,聚燦光電主營產品的毛利率也出現連續下降的趨勢。招股書顯示,2014-2016年,芯片的毛利率分別為34.32%、26.44%和18.24%,外延片的毛利率分別為28.97%、26.4%和27.96%。
在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師看來,在整個LED芯片行業銷售價格不斷下跌的背景下,為了獲取更多的市場份額,聚燦光電采取“低價競爭”的策略,或出于無奈之舉。
宋清輝認為,如果聚燦光電未來繼續采取“低價銷售”的方式來獲取市場份額,將會對公司的未來發展造成一定的影響。縱觀市場,聚燦光電應通過走差異化以及創新之路,謀求更大的市場份額和更健康的發展勢頭。
王劍輝表示,像滴滴、共享單車等,剛開始低于成本價格,目的在于占有市場,不過前提是創新的商業模式、產品或者是創新的服務,若一個市場規模不是很大或者中等的公司,想要通過打價格戰爭取市場份額,相比之下存在一定的風險性。
募資3.5億擴產能
招股書顯示,聚燦光電擬公開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6433萬股,募集資金3.5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全部用于公司LED外延片及芯片研發、生產和銷售項目。對于募投項目的合理性,聚燦光電表示有利于公司提高產品等級,完善LED行業上游產業鏈,降低產品生產成本,擴大公司綜合產能,提高市場份額。
聚燦光電還表示,目前現有MOCVD設備全部達產后,LED外延片年產能將達到300萬片(折合2英寸)。按照聚燦光電的規劃,若募投項目建成后,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實施將增加公司外延片及芯片年產能180萬片(折合2英寸)。
盡管聚燦光電外延片和芯片的產能利用率均處于較高水平,不過并未達到完全飽和的狀態。具體來看,外延片在2014-2016年的產能分別為112.2萬片、191.4萬片和318.1萬片,產量分為自產和代工兩種形式,合計為109.55萬片、188.64萬片和310.55萬片,該產品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97.64%、98.56%和97.63%。此外,芯片在2014年、2015年以及2016年的產能分別為85萬片、124萬片和181萬片,報告期內,芯片的產能利用率為97.01%、97.84%和95.87%。
據了解,聚燦光電主要采取以銷定產的銷售模式,客戶以LED封裝廠商為主。“如果是以銷定產的模式下,在大幅擴充公司產能后,能否達到預期效果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若在擴產后銷售規模達不到預期效果,將對公司的發展造成一定的不利影響,因此公司的銷售規模未來或將面臨一定的考驗。”上述分析師如是說。
宋清輝也表示,當前LED芯片行業整體產能過剩及LED芯片價格不斷下跌的背景下,聚燦光電卻擬上市后募集資金3.5億元用于LED芯片生產研發項目建設,這種做法存在極高的風險性,或會存在達不到預期效果的情況。
王劍輝則認為,在激烈競爭的環境下,如果通過產能擴產來擴展市場份額的意義并不是很大。一個行業通過燒錢或者價格戰的方式競爭,對于小企業來說相當于自殺的行為。關鍵在于后續有沒有技術支持或者商業模式的支持。
針對公司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曾以采訪函的形式對聚燦光電進行采訪,不過,截至發稿,對方并未做出任何回復。北京商報記者董亮 劉鳳茹,原標題:靠政府補助 聚燦光電能走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