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级在线_欧美一日本频道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精品视频9_欧美性生交大片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產業資訊 » 產業 » 正文

互聯網+,讓世界看到中國智慧能源發展的新模式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8-14 來源:中國半導體照明網作者:吳 文瀏覽次數:89
   報載:最近,國務院發布《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由國家能源局牽頭,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等負責,通過互聯網促進能源系統扁平化,推進能源生產與消費模式革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動節能減排。加強分布式能源網絡建設,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促進能源利用結構優化。加快發電設施、用電設施和電網智能化改造,提高電力系統的安全性、穩定性和可靠性。讀此消息,筆者生出許多感慨來。
 
  我國國民經濟和能源電力發展面臨嚴峻形勢。2014年我國碳排放占全球總量的29%,位居第一,使用化石能源帶來嚴重霧霾,急需大規模、高比例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截至2014年底,我國風能、太陽能并網裝機容量達到1.2億千瓦,但發電量僅占總量的3.2%,仍難擔大任。我國總體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綜合能源利用效率不足40%,2013年單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8%,急需大幅提高能源綜合利用效率,減少能源消耗總量。電網承受波動性可再生能源電力接入的能力有限,對大規模、高比例風風等可再生能源的消納仍然未找到經濟有效的解決途徑,需要尋求綜合解決方案。
 
  智慧能源的“智慧”絕不僅僅是互聯網+”帶來的技術革命,更多的應該是特高壓所帶來的發展模式和應用模式的改變。“互聯網+”智慧能源這項重點行動,探索了能源發展新模式,一是促進多能源互聯互通,提高一次和二次能源的綜合利用效率,這也是新一代能源系統的目標;二是借鑒互聯網及其擴展的網絡技術,實現即插即用、能源路由器、大數據、云計算等對能源系統特別是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微網、用戶在能源生產消費、市場管理和服務支持;三是催生能源生產、消費、服務的新業態和商業模式。新一代中國智慧能源系統應以電力為中心,建立以智能電網為主干,涵蓋源端、受端和傳輸系統的智能能源網絡,克服我國長期存在的各類能源計劃單列,條塊分割,缺乏有效的能源市場配置等系統性缺陷,尤其是以特高壓遠距離輸電為依托的智能電網可以解決目前資源不平衡的問題。
 
  可見,在“互聯網+”的條件下,智慧城市建設離不開智慧交通、智慧安防、智慧照明等都離不開智慧能源的支撐。智慧能源除了講究高效,使用能源更應該注重節能,LED照明或許智慧能源建設過程中相關聯部分。未來電網將成為大規模新能源電力傳輸和分配的網絡,在未來的發展中發揮好支撐和引領的作用,推動經濟形態不斷的發生演變,把具有中國特色的特高壓技術和智慧能源美好愿景更好地結合起來,加大清潔能源送出容量促進其快速發展,從而推進能源生產與消費模式革命,帶動社會經濟實體的生命力,增強電網創新能力,提高電力系統的安全性、穩定性和可靠性,構筑經濟社會發展新優勢和新動能,從而造福全人類,造福全球經濟社會發展。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刊原創內容之著作權為「中國半導體照明網」網站所有,如需轉載,請注明文章來源——中國半導體照明網;如未正確注明文章來源,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復制、轉載、散布、引用、變更、播送或出版該內容之全部或局部。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誠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意見反饋 | 網站地圖 | RSS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