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告訴總理,‘我們是一群賣夢師’。總理馬上接話說,‘祝你們賣夢成功’。”天使匯CEO蘭寧羽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專訪時說,“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很多人都有一個創業夢。但怎樣才能成功,不少創業者并不了解。我們這些眾創空間,就要幫助創業者,說服投資人,把創業夢賣出去,讓想法和創意真正變成產品。”
19日在“雙創周”主會場——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展示中心,蘭寧羽、劉成城、馬德龍三位“80后”眾創空間的CEO,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一起,啟動了我國首個全要素創新創業融合云服務平臺。隨后,他們和李克強的自拍照刷屏微信圈。為了更好地幫助創業者,當天下午,3位CEO開啟了一項名為“創業三棱鏡計劃”的合作。蘭寧羽說,“讓成千上萬的創業者實現夢想,就是我們這群賣夢師的最大夢想”。
創業不是“小打小鬧”:塑造符合時代的“創業倫理”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潮下,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細節。創業者很苦,很孤獨,同時也處于野蠻生長的狀態。一方面,失敗率極高,九死一生。另一方面,整體上比較浮躁,把創業簡單理解為‘自己當老板’。”拉勾網CEO馬德龍希望,能和36氪、天使匯一起,幫助創業者,塑造出符合這個時代的“創業倫理”。
“創業畢竟不是小打小鬧,是一個整合社會資源的過程。”36氪CEO劉成城認為,三家眾創空間目前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創業者的成熟度,即大家對于創業是否有成熟的認知”。
蘭寧羽認為,創業環境有三大挑戰,“如何更好地選擇創業方向,如何找到合適的人才,如何快速地融到資金”。在他看來,如何更好地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能力范圍和擅長領域是很多創業者面臨的問題。
天使匯是蘭寧羽的第七次創業。作為一名連續創業者,他告誡創業者,“創業者不能為了創業而創業,而應發現現實中的痛點,找到徹底解決的方法,為用戶創造實實在在的價值。”
幫助創業者“賣夢”:從需求出發做好“個性化訂制”
眾創空間火了,“創業咖啡”四處飄香。不過,也有專家預測,“兩三年內,80%的空間會死掉”。
在蘭寧羽看來,“做眾創空間的人本身也是創業者,是創業就有風險。80%和整個社會的創業失敗比例差別不大,不是一個大問題”。
不過,他也坦陳,咖啡飄香說明眾創空間出現了同質化傾向,“當潮頭到來時,不能失去向前的時機;在退潮時,不能摔在沙灘上。這中間的度的把握并不容易。眾創空間,作為創業者背后的創業者,要始終清醒地認識到自己是誰,了解自己的優勢資源,而不能忘記創業的初心。”
“更好地幫助創業者賣夢,眾創空間自身也要從需求出發,做好‘個性化訂制’。”蘭寧羽說,“天使匯由一群賣夢師組成,匯聚了中國最活躍的3400名天使投資人,致力于幫助創業者‘賣夢’,找到一起‘助夢’的‘天使’,讓靠譜的項目找到靠譜的錢。”
在中關村創業大街,36氪、天使匯、拉勾網、聯想之星、亞杰商會等眾創空間,創業服務涉及注冊、融資、培訓、孵化、人力等諸多環節。此前,聯想之星副總經理周自強曾向科技日報記者表示:“在中關村創業大街上,各個科技服務機構之間,正在形成一個服務鏈條。”
“創業三棱鏡計劃”:聯合起來打造“創業生態圈”
19日下午,蘭寧羽、劉成城、馬德龍3位“80后CEO”聯合宣布:12月份,3家企業將聯合尋找500家未來“獨角獸企業”,正式啟動“創業三棱鏡計劃”,對創業公司進行全力扶持,打造“資本寒冬”中的“創業熱火”。
“拉勾給36氪和天使匯的初創公司提供免費基礎招人服務;36氪為拉勾和天使匯初創企業提供無償的融資平臺對接服務,并為優秀企業提供媒體報道服務;天使匯為拉勾和36氪的創業者提供免費在線工商登記服務,并提供一億元人民幣種子基金。”在馬德龍看來,“3家強強聯合,將共同為全國創業者打造創業生態圈。”
關注中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埃德蒙德·菲爾普斯提到,創業創新將帶來“非物質性好處”,“如果大多數中國人,因為從事挑戰性工作和創新事業獲得成就感,而不是通過消費得到滿足的話,結果一定會非常美好。”在3位“80后CEO”看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已成國家、民族乃至一個時代的剛需,中國每年已經有五六百萬人創業,創業基礎和基數發生了巨大改變。創業和創新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的一種“精神引擎”。
“3家創業服務機構得到總理接見,說明了我們的努力得到了認可。受到總理鼓舞,我們決定進一步加強合作,把創業企業服務更加深化,為祖國的‘雙創’再加一把力。”劉成城說。
(科技日報北京10月19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