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國制造業潮流暗涌,各種突如其來的波動讓眾多企業猝不及防,下半年變動更是波蕩起伏。從11月開始,廣東省發起環保審查風暴,至今仍沒有要停歇的意思,在這場風波中,除環保企業外,一些加工排污嚴重行業是重點整治領域,廣東地區大片相關企業停產,波及印染,涂料,鋁材、家具、塑料、五金制品等多個制造行業,部分制造產區一片蕭條,中小企業再次被逼上絕路。
“環保潮”無疑給制造業又帶來了一場新的淘汰賽,但相較來看,這場環保消煙似乎并沒有給LED顯示屏制造行業帶來太大的沖擊,然則,中國制造業中小企業眾多,許多都不具備抵抗外力的能力,即使沒有“環保潮”的打擊,一些行業的輕微變動就足以讓其灰飛煙滅,而LED顯示屏行業一大半都是中小企業,行業洗牌加速淘汰,LED中小屏企如若不革新,也注定難逃一死。
環保打擊動真格 緊逼LED屏企原材料短缺
2016年底,環保風暴席卷整個廣東地區,這段時間里,多個企業被封查,多家工廠倒閉,企業提前放年假等新聞刷爆朋友圈。據不完全統計,截至12月12日,廣東各地已對1011家企業責令整改,立案處罰企業852家,擬處罰金額2649.1萬元。然而,這一切都源于政府加強環境保護力度,環保打擊動了真格。
首先,在環保政策上,近幾年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2015年1月1日《環境保護法》正式開始實施,當時就被稱為“史上最嚴”的環保政策,今年12月27日,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環保部聯合印發《“十三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該規劃再度加強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和質量效益,推動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制度政策體系形成,另外,部分省市針對本地區制造企業環保整治也推出了相關文件和審查策略,“史上最嚴”環保政策再上一層樓。
隨著政策加強,11月,中央巡視組進駐廣東,對廣東各地區相關企業進行了嚴苛的環保檢查,在環保企業及一些制造企業中動用無人機檢查,抓捕環境違法嫌疑人,勒令關停工廠等強有力的審查做法震懾了廣大工廠老板們的心靈,整個環保行業和備受波及的制造行業從業者們紛紛叫苦不迭,被關停的廠家和商家也越來越多。這場浩浩蕩蕩的“環保潮”牽一發而動全身,不僅讓環保企業為之顛倒,甚至還加劇了整個中國制造行業的“漲價潮”、“停產潮”和“缺貨潮”。表面而言,雖然環保行業的大動蕩不會對LED屏企有什么太大的影響,可大批上游配件及包裝供應商停產卻危及到了LED顯示屏行業的生產制造。
眾所周知,LED顯示屏行業在今年的“漲價潮”中行業形勢逐漸復蘇,而且伴隨著上下游企業連同漲價,市場也慢慢接受產品漲價的現象,加之年底“環保潮”的沖擊,LED顯示屏行業發展似乎正轉向更利好的階段。然而,由于“環保潮”打擊眾多材料廠和商家停產,在他們紛紛關門大吉后,市場上原材料含量直線下降供不應求,眾多原材料價格接連漲價,作為LED原材料的藍寶石、鋁基板、銅箔、金線和銀支架也發生了不同程度的漲價,LED顯示屏上游五金材料企業在此次環保風波中當然也未能幸免。
同時,制造原料的價格上漲導致LED顯示屏企業生產成本也大幅度上升,企業在原材料方面的資金支出成倍增長,如若原材料價格長時間持續高漲,企業生產負擔也將會越來越重,原材料漲價對LED顯示屏行業影響極為嚴重。
2016年年初,LED顯示屏行業發展勢態平穩,而且制造業“去產能”、“去庫存”策略明顯,大多數LED顯示屏企業存貨量少,在下半年市場需求增大,材料短缺的情況下,LED屏企即使快速響應市場增大產量也無濟于事。因此,整個LED顯示屏行業陷入“環保潮”加劇“漲價潮”,“漲價潮”又演變為“缺貨潮”的現實之中。根據多方數據專業人士分析,廠商停產斷貨后或再次大幅度漲價,今年年底的這場環保風暴無疑消滅了整個中國制造的熱情。
實體經濟下滑 中小LED屏企危機重重
不得不說,這場環保大調查給廣東省中小企業帶來了嚴重的創傷,有不少行業人士表示,“如今中國實體經濟下行,制造業萎靡不振,在這低迷的形勢下,國家發動環保大調查,這不僅嚴重損害了中小企業的經營利益,還加劇了行業低迷的勢頭,企業利空,行業下行,中國實體經濟很受挫傷。”其實,就算沒有“環保潮”,中國眾多中小型企業自身實力不足,無法抵抗外力,在一些輕微的變動和激烈的競爭之下也必然會走向沒落和消亡。
顯然,許多行業人士已經在重重壓力下產生了難以化解的負面情緒,可國家環保檢查的加強無疑也是出于環保及制造業有序發展的大方向來考慮。對此,廣東省社科院員回應,“珠三角這些以制造業為主的城市,在環保督察中肯定要承受一定的陣痛。但廣東經濟本身也有自己的問題,中小企業過多,且處在無序競爭的狀態,一倒就倒一大片。之前廣東也一直在關停企業,但力度可能不夠。這次督察也許是一次契機,但要注意,一定要在市場和法律的框架下調整產業結構”。
或許正是由于這個原因,廣東眾多中小企業才會在此次環保審查中斃命,同樣詬病于此的還有LED顯示屏行業,中國LED顯示屏產業的主要集中地就在中國廣東地區,況且一直以來,LED顯示屏行業入行門檻低,中小企業惡性競爭現象嚴重,此次“環保潮”打擊了廣東眾多中小企業,無論如何LED顯示屏企業都不能將自己置身事外,尤其是中小型LED屏企,他們更應該審視自身問題,認清生存困局。
一方面,LED顯示屏中低端制造已經飽和,中小企業本身存在的問題就數不甚數;另一方面,LED顯示屏行業創新力不足,中小企業更是長期停留在單純的同質化產品生產銷售模式之中,面對“環保潮”引發的一系列蝴蝶效應,中國實體經濟下滑,低端品牌生產成本暴漲,產品生產配件短缺,加之美元升值,企業融資困難,海關稅費加重,同樣危機著LED顯示屏中小企業。
行業競爭中,只有劣質低端的企業才會被淘汰,中國LED顯示屏行業一大半都是中小企業,要想避免行業洗牌沖擊,就必須要樹立危機意識和行業前瞻性,加強企業創新,打造企業優勢,向大型企業轉型,把握正確的破局方式。要知道懸在中國實體行業頭上的原材料上漲是危機,亦有可能化為轉機。行業人士預計,2017年在2016年原材料上漲等因素的影響下,行業需求會進一步增長,企業可大量生產囤貨,以免原材料斷貨導致明年產品供應量不足。與此同時,也有人認為,“今年或許有少量備貨的經銷商和供應商可以安然度過年關,可那些沒有生產余量的中小企業,或許會和這場環保潮中的眾多中小企業一樣迎來倒閉潮。”
由此可見,中國實體行業低端制造被淘汰只是時間問題,LED屏企低端企業也會隨著行業洗牌的加速逐漸被淘汰,也只有淘汰才能提升整個LED顯示屏行業的制造水平,煥發出更強的競爭力和龍頭企業。試想,假如整個中國的若干制造行業都能夠在這場浩浩蕩蕩的“漲價潮”中深刻反省,恪守行業生產發展規范,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立足企業創新和人才培養,優質中小企業向大型企業轉型,淘汰真正的低端中小企業,中國實體經濟又將會呈現給世界更美好的發展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