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在博通(Broadcom)宣布計劃以超價值1300億美元的方案收購高通(Qualcomm)后,高通隨即表示拒絕該收購要約。這場價值8670億人民幣的收購戰將成為科技史上最大規模的并購戰爭。目前科技界已經發生的最大宗并購是2015年戴爾以670億美元收購EMC,僅為博通此次提出要約價值的一半。

試圖一口吞食巨象,博通究竟是誰?
在此之前,博通并沒有如同高通那樣頻繁進入消費者視野。
實際上,高通與博通均為半導體公司,業務重疊度較高,因此博通一直被認為是高通的競爭對手。2015年安華高科技耗資370億美元收購原博通之后,新博通的業績規模有了顯著提升,在2016年第四季度的營收就已經超越了高通,成為了IC設計公司全球第一。

實際上博通的芯片也有著廣泛的應用,HTC,Google和Apple都是博通的主要客戶,但相比高通的宣傳,博通就成了一個隱藏在背后的巨人。
相反的,高通作為智能手機芯片的方案提供商而為人所熟知。根據安兔兔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采用高通處理器的手機品牌占據了6成以上。
但根據11月2日高通發布的財報顯示,高通第四財季凈利潤為2億美元,同比下滑幅度達89%。并且高通凈利潤下跌已經持續一段時間,拓墣產業研究院產業分析師姚嘉洋就曾給出了三大因素:包括受到來自展訊與聯發科等業者的競爭、華為幾近全面導入海思的處理器,以及智能手機成長趨緩。
也因此,在高通受到與蘋果官司糾纏、凈利潤暴跌的時機出現后,博通這個巨人終于按捺不住想要一口吞食掉高通這頭巨象。
合并成功將會造就“巨無霸怪獸”

根據博通的信息,博通的出價包含60美元的現金和10美元的股票,比11月2日高通收盤價溢價28%。在媒體曝出博通可能會收購高通的消息后,高通股價在上周五已大漲12.71%,收于61.81美元。按照上周五的收盤價計算,高通市值約為911億美元。受博通正式提交收購要約的推動,高通股價在周一的盤前交易中繼續上漲3%以上。
根據Sanford c . Bernstein & co .分析師Stacy Rasgon的說法,高通管理層的變動可能有助于更快地解決與蘋果的爭端。這將解決高通的燃眉之急。
但一位接近高通的人士表示,每股70美元的報價顯著地低于了高通董事會愿意考慮并購方案的預期。知情人士說,高通會辯稱并購提議是一種機會主義的舉措——因為高通在與蘋果的授權糾紛后股價一直低迷——并可能建議股東否決該計劃。在周一的一份聲明中,高通表示,將“評估該提議,以尋求對高通股東利益最大化的措施。”
資本則相當看好這場并購。據了解,美國銀行、花旗集團、德意志銀行、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已經在排隊準備向Broadcom提供融資。在Broadcom轉型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美國私募股權集團Silver Lake已承諾提供50億美 元的可轉換債務融資來支持這一提議。
原因顯而易見,如果收購順利,收購高通之后的新公司會成為“巨無霸怪獸”,在無線通訊芯片領域將處于絕對壟斷地位。這將極大影響下游產業,包括手機、電腦等終端廠商及臺積電、中芯國際等代工廠。
更重要的是,隨著5G時代的到來,擁有眾多專利的高通的價值又將再一次提升。顯然目前收購低價的高通會是一筆劃算的買賣。
但也因此,高通和高通的合并會面臨嚴格的監管審查,如何通過批準會成為最后一道坎。
收購背后,華裔并購高手操刀
在博通收購高通謠言的前一天,馬來西亞華裔、博通CEO Hock Tan和特朗普一起出現在白宮,宣布博通將其法律基地和總部新加坡遷到美國。
Tan在過去幾年里主導了一系列半導體領域的交易,他與特朗普的會面及一系列的決定就被認為是在掃清其55億美元收購博科的審查障礙。
但他對高通的收購提議無疑是“最大膽的”。他在致高通董事會的一份信中表示:“我們認為雙方全球的共同客戶將欣然接受這次合并,同時也不會出現實質性的反壟斷或其他監管問題,否則我們不會提出這個提案。”
他指出,“這種互補的交易將使合并后的公司成為一個擁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技術和產品組合的全球通信領導者。……隨著更大范圍和更廣泛的產品多樣化,合并后的公司將為我們的全球客戶提供更先進的半導體解決方案,并提高股東的價值。”
根據博通官方提供的數據,如果博通和高通合并,將在2017財年實現大約510億美元的收入。